家带辟兵符,螳螂诚有斧,不足禦隆车。
折杨柳,刻作孟尝君,才堪役鸡狗。

【注释】

月节:即农历八月,古人以十五日为中秋。

辟兵符:指帝王授予的兵符。

螳螂:一种昆虫,两臂前伸如刀,能举起树枝。这里比喻人。

隆车:高大的车。

孟尝君:战国时齐国大臣。此处借指高官厚禄之人。

役鸡狗:使唤鸡狗。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有才能的人被重用后,却感到力不从心,不能胜任所任,反而被小吏驱使,从而产生感慨的作品。全诗通过咏物抒怀、托物寓意,表现了诗人的不平和忧愤。

首句写诗人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看见家宅周围杨柳成行,不禁触景生情,想起自己曾受皇帝重用,如今却落得个“家带辟兵符”,只能像螳螂那样自持一把大斧头,而无法御驾高车(象征显贵的车子)的可悲处境。

次句承上启下,诗人想到自己的这种处境,便想到螳臂阻挡车轮的愚蠢行为,这实际上是对统治者重用奸佞而疏远贤才的有力讽刺。

末两句写诗人看到折柳枝、刻成孟尝君形状的人,不禁想起昔日那些才堪役使鸡狗的小吏们。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那些身居高位却不知重用贤才、只知道笼络小人的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是十分复杂的。他既感慨自己被弃置不用,又对那些小人得志感到愤慨;他既感叹自己身处逆境,又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因此,诗人在诗中既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又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