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千厓吹老树,携尊花饮群公聚。
兹辰南国届重阳,玉壶载酒登高去。
川明岳秀风日晴,林嬉野酌都成趣。
醉插花枝细菊馨,浩歌白石长云暮。
城南七十六高峰,一年一作登高处。
【注释】
己亥:年号,此诗当作于宋神宗治平元年(西元一〇六七年)。重阳:即九九,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千厓,山名。玉壶:指酒器,这里指酒杯。川明岳秀:指山川秀丽。林嬉野酌:指野外的游宴。醉插花枝细菊馨:指饮酒赏菊后,醉醺醺地插着花枝回家。浩歌白石长云暮:指边走边唱,直到傍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登高游宴之乐的七言律诗。首联点明时间,次联写重阳节的景色,三联写游宴之乐,末联写作者的喜悦情绪。全诗写得有景有理、有情有趣,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点出“己亥”年月,并交待了这次重阳节游宴的情景。“携樽”,说明是带着酒去的;“花饮”,说明是和朋友们一起喝的。“千厓”、“百岭”,都是山的名称,“吹老树”,是说秋风把山上的古树吹得光秃秃的了。
第三联紧承上联,写这次游宴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兹辰”,“兹”,此,代指这一天,“南国届重阳”,即在这南方的重阳节里聚会;“玉壶载酒登高去”,意思是说,带着美酒登上高山,去参加重阳节的游宴。
四句写游宴时的自然景色。“川明岳秀”是说山青水明,“风日晴”是说天气晴朗。“林嬉野酌”是说野宴上欢声笑语不断。“都成趣”是说这些活动都很愉快。
五、六句又写游宴中的欢乐情景。“醉插花枝”,写自己喝醉了酒,醉意朦胧中,还不忘欣赏周围的景物;“细菊馨”是说闻到菊花香味而陶醉了。
最后二句写作者的感慨。他想到一年一度重阳节要登上南山去看美景,不由得高兴起来。“浩歌白石”,是说边走边唱,直到傍晚。
这首诗以重阳为题,写的是在秋天里与友人相邀登高赏菊,畅饮作乐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豪放之情,是北宋初年流行的应制诗中较具民歌风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