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榆关几十程,诏书今到土番城。
九重雨露沾夷狄,一统山河属大明。
天上遥瞻黄道日,人间近识少微星。
姓名不勒阴山石,愿积微勋照汗青。
这首诗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在土尔番城(今新疆地区)的题词。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土尔番城路出榆关几十程,诏书今到土番城。
注释:土尔番城,位于今天的新疆境内,是明朝的一个边陲重地。”路出榆关几十程”表示作者从北京出发,经过漫长的路途到达土尔番城,”诏书今到土番城”则意味着皇帝的诏书已经送达了这里。九重雨露沾夷狄,一统山河属大明。
注释:九重,古代对帝王居所的美称,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宫殿。”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泽,”沾夷狄”则表明这些恩泽普降于边疆各族人民。”一统山河属大明”表示这片土地最终将纳入明朝的统治之下。天上遥瞻黄道日,人间近识少微星。
注释:黄道日,即太阳,古人认为它是天空中的一颗明亮之星。”天上遥瞻黄道日”表达了作者仰望星空时的感慨。”人间近识少微星”则是指作者在人间能亲眼目睹这颗星星。姓名不勒阴山石,愿积微勋照汗青。
注释:阴山石,指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或事迹。”姓名不勒阴山石”表示作者不希望自己的功绩被刻在石头上,而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积累起来,最终能够照耀历史的长河。”愿积微勋照汗青”则是作者的愿望,希望他的微小的功绩能够照亮历史,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土尔番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展现了明朝与边疆各族的交流和融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美好愿景。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