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帘风飏煮茶烟,春半亭台雨后天。
仄径花茵防鸟蹴,古墙苔篆爱蜗缘。
课儿易传翻王弼,答客诗笺出郑玄。
竹影满窗绡帐静,方袍闲拥日高眠。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开帘风飏煮茶烟,春半亭台雨后天。
- 注释:打开窗帘,风吹过带着蒸气的茶叶,仿佛在煮茶;春天的天气到了一半,雨水停了之后的天空特别晴朗。
- 译文:打开窗帘,风带来了茶香,春光明媚,雨后天气转晴。
- 仄径花茵防鸟蹴,古墙苔篆爱蜗缘。
- 注释:在狭窄的小路上铺上了花垫,以防鸟儿踏伤;古老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蜗牛喜欢在这里爬。
- 译文:在狭窄的山路上铺了花垫,防止被飞鸟踏到,古老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和蜗牛的痕迹。
- 课儿易传翻王弼,答客诗笺出郑玄。
- 注释:教育孩子时容易传授到王弼的思想,回答客人的问题时会引用郑玄的注解。
- 译文:教育孩子时,容易传达王弼的思想;回答问题时会引用郑玄的注解。
- 竹影满窗绡帐静,方袍闲拥日高眠。
- 注释:竹叶的影子洒满了窗户,丝绸的帐子安静地躺着;穿着方袍,我悠闲地躺在床上休息。
- 译文:竹叶的影子洒满了整个窗户,丝绸的帐子静静地躺着;穿着方袍,悠闲地躺在床上休息。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午后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首句“开帘风飏煮茶烟,春半亭台雨后天。”通过描述煮茶的场景和雨后的清新,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日常生活的美好,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句子“仄径花茵防鸟蹴,古墙苔篆爱蜗缘。”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细节。花茵和苔藓都成为了鸟儿和蜗牛的栖息之地,这不仅显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生物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最后两句“课儿易传翻王弼,答客诗笺出郑玄。”则转向了人文活动。教育孩子时引用王弼的哲学,解答客人问题时引用郑玄的注解,这体现了对传统学问的重视和尊重。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日下午。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将自然美和人文关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