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岩之岩深若壶,壶中之乐神仙都。
不知几世几千古,无乃出乎上古之古初。
巨灵劈山山尽裂,秦王驱石石为竭。
石为竭,先生此岩独无恙,先后迥同天地灭,即今岩谷易变迁。
海波朝暮成桑田,此岩亘古常晏然。
更祝不崩亦不骞,永与南山同乎千万年。
【注释】
- 臧德中:即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古岩:山崖,此处指泰山的南天门附近的一块巨石。壶:古代盛酒的器具。《庄子·逍遥游》:“吾有斗升之杯,常有足矣。”壶深若壶,指岩石深邃如壶口。壶中乐:指岩石中藏有一种乐趣,即古人所云“石韵”。神仙都:意谓神仙们也喜欢这种乐趣。
- 不知几世几千古: 指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月。几世:多少代。几千古:几千年前。
- 无乃出乎上古之古初: 恐怕是从上古时代就开始了。无乃:大概。出乎:出现于。上古:远古的时代。
- 巨灵劈山山尽裂,秦王驱石石为竭: 巨灵是传说中能劈开大山的大力士,秦始皇曾派童男童女去搬东海神龟,将龟壳移至山上以建宫室。
- 石为竭: 岩石被毁坏。
- 先生此岩独无恙: 先生:对人的尊称,这里是自谦之辞。
- 先后迥同天地灭: 指时间久远,与天地同归于尽。
- 即今岩谷易变迁: 指现在岩石和山谷容易发生变迁。即:就。岩谷:指山中的岩洞和山谷。
- 海波朝暮成桑田, 此岩亘古常晏然: 海波:海水。朝暮成桑田,指海水每天涨落,有时成为陆地。桑田:泛指农田。亘古:永远;自古以来。晏然:平静、安宁的样子。
- 更祝不崩亦不骞: 更加祝愿它永不崩塌,也不会折断。
- 永与南山同乎千万年:永远地与南岳衡山一样,存在了千万年。乎:语气词,相当于“和”;万:形容数量多。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从“岩石”这一事物入手,通过对其特点的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变幻的深沉感叹,以及对自己才能被埋没的无限悲愁之情。
首联写古岩之深,其乐无穷,并引出下文的议论。岩石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其深不可测,其内涵丰富。岩石之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这些宝藏就是古人所说的“石韵”,也就是岩石中所蕴含的诗意。
颔联紧承上文而来,进一步论述岩石的内涵。岩石之所以能够历经千载而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坚固不朽。岩石之所以能够坚固不摧,是因为它具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源于岩石深处。岩石的生命力源自于它自身的特质,而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岩石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与其内在的品质密不可分。
颈联则通过对岩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无常的认识。岩石之所以能够经历数千年而不毁,并非因为它拥有超自然的力量,而是因为它具有坚不可摧的品质。然而,这种品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岩石之所以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形态,正是因为它始终保持着稳定的状态。然而,一旦这种稳定性被打破,岩石就会迅速崩塌,甚至化为乌有。这就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规律,也是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尾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岩石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性。这种永恒性不是来自外部力量的作用,而是源自于岩石本身的内在品质。因此,诗人希望岩石能够继续保持稳定的状态,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只有这样,岩石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永恒的存在。
这首诗通过对岩石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岩石的描述,揭示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