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湖头泊钓槎,杏林仙子到仙家。
陈蕃下榻缘徐子,管仲寻盟为叔牙。
鱼向荻花江上买,酒从杨柳渡头赊。
相逢莫谓贫相弃,共剪青灯话岁华。

【注释】

徐济民:作者的朋友,名不详(一作徐文卿),字子章,建安人。见《唐才子传》。访:看望。

鹦鹉湖头:指江西新建县西南的庐山。鄱阳湖和长江汇合后,在江西境内称为“浔”,故有“浔阳”之说。这里泛指江西一带。

钓槎(chá):渔船。槎,木筏。

陈蕃下榻:陈蕃,东汉末年名士,任北海相时,郡中有一贤人李膺,陈蕃就下榻而待之,表示礼遇。见《后汉书·陈蕃传》。

管仲寻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曾与鲍叔牙结为好友。后来齐国发生内乱,管仲与鲍叔牙分道扬镳。见《史记·管晏列传》。

荻花江上:庐山东南面的江边。

杨柳渡头:庐山南面的一个渡口。

青灯:古时的点油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做成的灯心,外面包裹着纸或布等。古人常以青灯自照读书,以示清苦。

岁华:岁月。

【赏析】

这首诗是徐济民到访友人时所作。诗题中的“徐济民”,即诗人自己。从内容上看,诗人是在描写他和朋友的一次相聚,但诗中所表现的却是作者的心境——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说:“鹦鹉湖畔停泊着渔船。”这里的“鹦鹉湖”就是庐山的西海,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第二句说:“美丽的杏林仙子来到了我的家。”这里的“杏林仙子”指的是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老朋友李白的怀念之情。第三句说:“陈蕃下榻,是因为我的朋友徐子;管仲寻盟,是为了我这位朋友叔牙。”这里的“陈蕃下榻”“管仲寻盟”都是典故,分别出自《后汉书》和《史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描述了与朋友相聚的情景。第四句说:“鱼从荻花江上买了酒,我们又从杨柳渡头赊了米。”这里的“鱼、酒、米”都是食物,都是诗人用来招待客人的。诗人通过对这些日常物品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热情款待。第五句说:“相逢之时不要嫌弃贫穷,让我们一起剪短灯芯谈笑风生地度过岁月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最后一句说:“相逢莫谓贫相弃,共剪青灯话岁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坦然接受。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和朋友的相聚情景,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坦然接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