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初按节,草阁此回春。
开瓮何妨暮,论心欲向晨。
云鸿声振厉,沙鸟性沈沦。
醉里敲诗案,山灵笑滥巾。
注释:
江城开始执行节令,草屋中春意盎然。
打开酒瓮何尝怕傍晚,谈论心志欲向早晨。
云雁的声声振翅高飞,沙鸥的习性沉沦不振。
醉梦中敲击诗案,山神笑我衣衫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江城初春之时偶遇二山中丞,两人相与论心,畅谈诗歌,直到深夜才分别,最后以山神笑诗人衣衫滥为结尾。
首联“江城初按节,草阁此回春。”描绘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景象,仿佛春天已经到来,江城和草阁都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江城比作一位刚刚开始弹奏乐曲的乐师,草阁则如同一个刚刚苏醒的春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颔联“开瓮何妨暮,论心欲向晨。”进一步描绘了两位文人的交流场景。他们不仅在傍晚时分开瓮畅饮,还愿意在清晨时分继续交流思想、探讨学问。这里的“开瓮”和“论心”都是指饮酒作诗的活动,而“暮”和“晨”则分别代表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通过这两组词的使用,诗人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场景,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两位文人之间的亲密无间。
颈联“云鸿声振厉,沙鸟性沈沦。”则是对前两联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在这里,诗人通过对云雁和沙鸥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云雁虽然声振厉,但最终却无法逃脱被射杀的命运;而沙鸥虽然性情沉沦,却仍然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感慨。
尾联“醉里敲诗案,山灵笑滥巾。”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己比作一个醉酒的人,在诗案上敲着酒杯,仿佛是在吟咏诗句。而山神则在一旁笑着看着这一切,仿佛是在欣赏这个醉态可掬的人。这里的“山灵”指的是山神,而“滥巾”则是指诗人的衣衫破旧不堪。整个画面既有趣又富有诗意,让人不禁为之一笑。
这首诗通过对江城、草阁、云雁、沙鸥等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人生、自然和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