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我闻崆峒山,翠峰天削如云鬟。
一日仗剑来秦陇,青藜白帻试跻攀。
更访仙人煮石处,薜萝长挂紫霞关。
铁笛一声灵籁发,寒泉隔壑响潺湲。
元鹤青天忽飞下,欲鸣不鸣幽意闲。
兴来呼酒坐松根,手抛松子落前湾。
东台西台步临眺,太华咫尺烟漫漫。
气酣鼓掌发大叫,袖拂天风吹醉颜。
探元欲拾金光草,斜日下照林花斑。
宕怀出入无穷门,昆崙渤澥同往还。
安得复起广成子,相与论道白云间。

【赏析】

《崆峒山》诗共四首,这是第四首。此诗为记游之作。诗人于元和九年(814)自长安出发,一路东向,经陇右、岷山,至秦州(今甘肃天水),又北过陇西,再往东,经陕西的宝鸡等地,最后到达华山脚下。在这次漫游中,诗人游览了崆峒山的许多名胜古迹,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忆昔我闻崆峒山,翠峰天削如云鬟。”诗人在游历途中,想起当年听说崆峒山,它高耸入云,山峰苍翠如云发髻,令人神往。

“一日仗剑来秦陇,青藜白帻试跻攀。”诗人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出发去崆峒山。他手持青藜竹杖,身穿白色头巾,准备上山。

“更访仙人煮石处,薜萝长挂紫霞关。”诗人继续前行,来到了一个仙人居住的地方,那里有一座紫霞关,关外生长着长长的薜萝。

“铁笛一声灵籁发,寒泉隔壑响潺湲。”诗人吹响铁笛,发出美妙的声音,泉水从峡谷里流出来,发出潺潺声。

“元鹤青天忽飞下,欲鸣不鸣幽意闲。”忽然一只元鹄(一种仙鹤)从天空飞下来,它似乎想叫,却没叫出来。

“兴来呼酒坐松根,手抛松子落前湾。”诗人高兴时便拿出松子来吃,然后坐在松树下喝酒。

“东台西台步临眺,太华咫尺烟漫漫。”诗人登上东台、西台,俯瞰整个华山,但华山在眼前却看不清楚。

“气酣鼓掌发大叫,袖拂天风吹醉颜。”诗人大声笑着,举起袖子向天上一拂,仿佛被风吹得醉了。

“探元欲拾金光草,斜日下照林花斑。”诗人想要找到金色的草药,太阳斜照下来,把树林染成金黄色。

“宕怀出入无穷门,昆崙渤澥同往还。”诗人心怀宽广,可以出入无限的门,昆仑山和渤海一样大。

“安得复起广成子,相与论道白云间。”如果有一天能再见到广成子,我们可以一起在白云之间讨论道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