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连离水鸣呜咽,战马无声宝刀折。
冤鬼惨酸啼夜月,青磷荧荧明又灭。
照见征夫战时血。
【注释】
①“哀征人”:这是一首描写战地生活的诗。
②“天连离水”:指天边与黄河相连的流水。
③“鸣呜咽”:形容黄河水流声如泣诉一般。
④“战马无声”:马已阵亡,不能嘶鸣。
⑤“宝刀折”:指战死者的兵器折断了。
⑥“冤鬼惨酸啼夜月”:指冤魂在夜晚哭泣。
⑦“青磷荧荧明又灭”:指磷火闪烁,忽明忽暗。
⑧“照见征夫战时血”:指磷火反射出征战时的血光。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作于公元764年(大历九年),当时作者正在夔州。这首诗描写的是杜甫途经巫山时所见的情景:天边和黄河相连的流水,发出悲切的哭声;战场上倒下的尸体无人掩埋,死后的兵器也折断了;冤魂在月夜中哀哭,磷火忽明忽暗。这些生动的场景,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的同情。
全诗以哀伤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凄清而悲凉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士兵的深深同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即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腻入微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