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袂江亭岁欲徂,春风依旧长蘼芜。
楚天漠漠人南北,君向秦中我向吴。
诗中“把袂江亭岁欲徂”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其中“把袂”意为挥手,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江亭”指的是江边的亭子,暗示了离别地点的具体位置;“岁欲徂”则表示一年即将过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春风依旧长䕷芜”中的“春风”和“长䕷芜”都是春天的象征,春风代表着生机与活力,而“长䕷芜”则可能暗指荒芜之地,这里的对比突出了春天虽已来临,但荒废已久的土地上仍未有复苏的迹象,体现了诗人对于时局或人事的忧虑。
“楚天漠漠人南北”中的“楚天”可能指的是楚国的天空,也可能是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这里用来形容天空辽阔、视野开阔;“人南北”则意味着人们各自东西南北,分散各地。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朋友们未来去向的关心,同时也可能暗示了作者自己的漂泊之感。
“君向秦中我向吴”中的“秦中”和“吴”分别指的是中国西部的秦国和东部的吴国,这是中国古代的两个重要地方。这句诗意味着诗人的朋友将前往秦国,而他则前往吴国,表达了诗人对于两位好友未来道路的不同期待和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各地域间的交流与联系。
《虔城与同年徐宪副叙别口占五绝·其一》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通过对春天、江亭、春风、䕷芜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楚天、人南北、秦中、吴地等地理空间的提及,诗人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时局的关注。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