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偏多雨,篷窗日日阴。
江声随白浪,烟景翳青林。
渔父茅茨湿,鲛人窟宅深。
丰凶关国计,对此独沉吟。

【注释】

  1. 舟中苦雨:指诗人自己乘坐的小舟在风雨中艰难前行。
  2. 水国偏多雨:意为水乡地区经常有雨,因为水乡地区地势低洼,容易积聚雨水。
  3. 篷窗日日阴:意为船蓬的窗户每天都被雨水打湿,形成一片阴暗。
  4. 江声随白浪:意为江水的声音随着波浪起伏,显得格外响亮。
  5. 烟景翳青林:意为烟雾笼罩着青翠的树林,使得树林显得更加幽深。
  6. 渔父茅茨湿:意为渔夫的茅草屋也被雨水打湿,显得有些潮湿。
  7. 鲛人窟宅深:意为海底居住的鲛人(神话中的龙类生物)的洞穴也很深远。
  8. 丰凶关国计,对此独沉吟:意为国家的丰收与否与这里的天气有关,所以作者在这里独自沉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首句“水国偏多雨”,直接点明了题目中的“舟中苦雨”。诗人通过描绘水乡地区经常有雨的景象,为后文铺垫了背景。

次句“篷窗日日阴”,进一步描绘了船蓬的窗户终日被雨打湿的情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江声随白浪”,以江声作为声音的象征,描述了江水在波浪中发出的声音,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第四句“烟景翳青林”,描绘了烟雾笼罩着青色树林的景象,使树林显得更加幽深。这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第五句“渔父茅茨湿”,描绘了渔夫的茅草屋被雨水打湿的情景。这不仅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第六句“鲛人窟宅深”,以海底居住的鲛人的洞穴为喻,形容其深不可测。这一比喻既富有想象力,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领域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丰凶关国计,对此独沉吟”,总结了全文的主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他意识到国家的命运与自然息息相关,因此在这关键时刻,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思绪。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与思考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