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初晴三月时,燕飞帘幕昼迟迟。
主人不见花开落,欲倩徐熙写折枝。
【注释】
顾玉山:诗人自称。张平昌:即张耒,字平昌。令狐祖公:名不详,曾任平章事。牡丹诗:指令狐楚所和的《别牡丹诗》。平章宅里一阑花:平章宅中庭院里种着很多芍药花。临到开时不在家:等花盛开时,主人不在。莫道两京成远别:不要说京城相距遥远难以见面。春明门外即天涯:春天的京城城外就是天涯海角。即:就是。因次韵别赋五首同寄:因次韵作五首诗,并附上给令狐祖公、张平昌的离别诗,一起寄给他们。其五:这是第五首,也是一首送别诗。谷雨初晴三月时:谷雨过后,春回大地,正是农历三月。燕飞帘幕昼迟迟:燕子飞翔在垂挂着帘子的院子里,白昼久久地停息。主人不见花开落:诗人见不到主人来看他种的花,因为主人外出了。欲倩徐熙写折枝:想请画家徐熙为他画一幅牡丹花的折枝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张平昌和令狐祖公所作的送别诗。《牡丹谱》称令狐楚“好花木,喜丹青,尤工于墨梅”。张耒与令狐楚友善,故有“令狐祖公”之称。这首诗就是赠别令狐祖公的。
首句点出春光明媚的时节是三月初春。次句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燕子飞集在垂挂帘幕的庭院里,白昼久久地停歇。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通过描绘燕子和庭前的景色来表达对主人的思念之情。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来,写主人不在,而花儿却依然盛开,表达了对主人的依恋之情。最后一句以“春明门外即天涯”作结,抒发了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将春天的景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