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谈道薄鹅湖,此日挥戈靖国魔。
夜静灯前看宝剑,先生应悔杀人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1. 闻王伯安靖江西(注释:听闻王伯安平定了江西):
  • 闻:听到,得知
  • 王伯安:指的是王安国,即王伯安,可能是辛弃疾的朋友或同僚。
  • 靖:平定,安定
  • 江西:指江西地区,这里可能是王伯安担任的地方官。
  1. 当年谈道薄鹅湖(注释:当年在鹅湖谈论道理):
  • 谈道:讨论道理
  • 薄:轻视,不屑一顾
  • 鹅湖: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境内,是古代文人墨客交流的地方。
  1. 此日挥戈靖国魔(注释:这一天挥舞着武器平定国内的敌人):
  • 挥戈:挥动武器
  • 靖:平定,安定
  • 国魔:指国内的邪恶势力,比喻国内的敌人或祸乱
  1. 夜静灯前看宝剑(注释:夜晚宁静时,在灯光下欣赏宝剑):
  • 夜静:夜晚安静,没有喧嚣
  • 灯前:在灯光照耀下
  • 宝剑:指珍贵的宝剑,比喻英雄人物或英勇的行为
  1. 先生应悔杀人多(注释:您应该后悔杀戮过多):
  • 先生:指王伯安或其自称,这里用作尊称
  • 应悔:应该感到后悔
  • 杀人多:杀戮过多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辛弃疾对王伯安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事件中杀戮过多的遗憾。诗中“闻王伯安靖江西”表达了对王伯安平定江西地区的敬佩,而“此日挥戈靖国魔”则展现了王伯安在平定国内敌人时的英勇形象。最后两句“夜静灯前看宝剑,先生应悔杀人多”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战争和杀戮的反思,认为王伯安如果能够更加谨慎地处理国家大事,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杀戮。整首诗通过赞美王伯安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