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披叶与穿花,于役登临望已奢。
驿路只随晴雪去,山程常被晚云遮。
何村不是王官谷,到处堪为处士家。
石骨鳞鳞溪练疾,故将竹筏代游槎。

《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其三》是明代文人袁中道的作品,描绘了作者从芜湖进入新安县的旅途景象。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下面将一一解析这首诗:

  1. 诗意解读
  • 披叶穿花:“几回披叶与穿花”表达了诗人多次在自然中穿行,享受沿途的风景。
  • 登临望已奢:“于役登临望已奢”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时的豪迈心情。
  1. 诗句翻译
  • 驿路只随晴雪去:“驿路只随晴雪去”意味着旅途中的道路仅随着晴朗的天气和飘落的雪花而变化。
  • 山程常被晚云遮:“山程常被晚云遮”描绘了山路上常有晚云遮挡的情景,增加了旅途的不确定性和美丽。
  1. 词语注释
  • 王官谷:指代特定的地点或地名,可能是旅途中的一个著名景点。
  • 处士家:指代隐士或隐退的官员的家,暗示旅途中可能发现一些隐逸之所。
  • 石骨鳞鳞溪练疾:形容水流如鱼鳞般的清晰,石头上的纹理清晰可见。
  • 竹筏代游槎:用竹筏代替船只,可能是因为路途遥远或者地形险峻。
  1. 赏析
  • 景色描绘: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美丽景色,如“晴雪”、“晚云”、“石骨”、“溪练”,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随着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而变化,从最初的豪放不羁到后来的深情款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
  • 文化意蕴:诗歌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还蕴含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元素,如“王官谷”可能代表了某种文化或历史背景。
  1. 创作背景
  • 根据诗中的某些用语,如“何村不是王官谷”,可以推断这可能是一首描写远离尘嚣、寻找隐逸之地的诗作。
  •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袁中道的这首《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其三》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与表达。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析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