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月,和霜和冰发。
万仞沁寒潭,冷尽玻璃骨。
青溪花,傍水带烟斜。
东曲谢兰香,西曲萼绿华。
青溪水,云根洗清泚。
朝浸角里芝,暮烹王烈髓。
青溪雪,万顶千峰彻。
隔浦唤仙奴,夜舂云母屑。
君之来,猿鸟笑。
云为丹,风为棹。
鬼谷罢谈,孝先徙灶。
骖凰与驾鹄,知非君所好。
吾为君招赤城之化骨及绝逸之髯,君为我欢然而就道。
君不来,云山澳。
注释:
青溪月,和霜和冰发。
万仞沁寒潭,冷尽玻璃骨。
青溪花,傍水带烟斜。
东曲谢兰香,西曲萼绿华。
青溪水,云根洗清泚。
朝浸角里芝,暮烹王烈髓。
青溪雪,万顶千峰彻。
隔浦唤仙奴,夜舂云母屑。
君之来,猿鸟笑。
云为丹,风为棹。
鬼谷罢谈,孝先徙灶。
骖凰与驾鹄,知非君所好。
吾为君招赤城之化骨及绝逸之髯,君为我欢然而就道。
君不来,云山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景诗,通过描写青溪的美景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青溪月,和霜和冰发”,描绘了青溪月色如霜、如冰的美丽景象。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冰霜,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句“万仞沁寒潭,冷尽玻璃骨”,进一步描绘了青溪潭水的寒冷程度。这里用“玻璃骨”来形容潭水清澈透明,如同晶莹剔透的玻璃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四句“青溪花,傍水带烟斜。东曲谢兰香,西曲萼绿华。”则是对青溪两岸的景色进行了描绘。青溪两岸的花儿盛开,花香随风飘散,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其中“东曲谢兰香,西曲萼绿华”两句则分别描述了青溪两岸的不同花卉,展现出青溪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五、六句“青溪水,云根洗清泚。朝浸角里芝,暮烹王烈髓。”则是对青溪水的描述。青溪水流淌在云根之上,清澈透明如同玉石一般,早晨可以饮用到灵芝的精华,晚上又能享受到王烈髓的美味。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青溪水的珍贵和独特之处。
第七、八句“青溪雪,万顶千峰彻。隔浦唤仙奴,夜舂云母屑。”则是对青溪雪景的描绘。雪花覆盖着万座山峰,宛如仙境一般美丽。在远处的村庄中,村民们正在用云母石敲打制作乐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里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第九、十句“君之来,猿鸟笑。云为丹,风为棹。”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当猿鸟看到朋友的到来都笑了,云彩被当作是丹药,而风儿也被当作是船桨。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十一、十二句“鬼谷罢谈,孝先徙灶。骖凰与驾鹄,知非君所好。”则是对友人离开后的情景进行描绘。鬼谷子结束了他的谈话后离去,孝先也搬走了家灶;凤凰和天鹅离开了这里,因为它们知道这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地方。这些描写展现了友人离去后的寂寥和无奈。
最后一二句“吾为君招赤城之化骨及绝逸之髯,君为我欢然而就道。”则是表达了诗人邀请友人回到青溪的愿望。他愿意为友人招来仙人的化骨和绝世之髯,让友人在青溪中快乐地生活。而当他得知友人不回来时,便感叹“云山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邀请到友人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溪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心。同时,诗歌也通过对友人离去后的情景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此外,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