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向南轩,萧条昼掩门。
病嫌风力劲,静爱雨声喧。
饥鹤巡苔径,稚麛抵竹藩。
一尊空自遣,无可共清言。
【注释】
散发:解开衣带,表示轻松。轩:古代建筑中供人登高望远的敞厅。萧条:冷落、荒凉。掩:遮。病嫌:因疾病而感到厌恶。风力劲:风大有力。静爱:喜欢。喧:声音大。饥鹤:饥饿的野鹤。巡:巡视、行走。稚麛(xiǎo zhōu):幼小的鹌鹑。抵:触到。竹藩:竹篱。清言:清静的谈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景的小诗,写景细致入微。
首联“散发向南轩,萧条昼掩门”,诗人披散着发髻,站在向南的廊轩里,看着那门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凄凉。诗人通过“散发”这个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他的内心是萧索的。这一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颔联“病嫌风力劲,静爱雨声喧”,“病”字表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抑郁的。他之所以讨厌大风,是因为大风会把门窗都吹得关闭起来,使得屋内的人无法透气;而他却喜欢下雨的声音,因为下雨时,屋外的声音会变得更加响亮,仿佛能将他的孤独感冲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风雨的喜爱。
颈联“饥鹤巡苔径,稚麛抵竹藩”,“饥鹤”指的是饥肠辘辘的鹤,它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在地面上留下足迹,这就是所谓的“巡”。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饥肠辘辘的鹤在寻找食物时,会沿着地面走动,最后触到了竹篱笆。而“稚麛”则是幼小的鹌鹑,它们在觅食时会接触到竹篱笆。这两个意象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一尊空自遣,无可共清言”,诗人独自饮酒,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孤独。然而,他却找不到可以与他一起畅谈的朋友,只能默默地品味这份孤独。这句诗以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雨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注重表现内心情感的特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