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手佩苍精龙,告我远游登岱宗。
岱宗根盘九百里,绝顶上有秦时封。
金泥玉笥秘难见,古文奇字谁能辨。
日观遥看碣石津,云峰正对蓬莱殿。
海中鳌身应天黑,三山涌出神仙宅。
贝阙参差结蜃楼,珠宫掩映藏蛟室。
君登泰岳观沧海,九州四渎皆安在。
堂上遗音想丝竹,壁间经传寻鱼亥。
丈夫所志在蓬桑,焉能局促笼中藏。
看君一剑行万里,五岳之游自兹始。
送陆子玄游泰岳
有客手佩苍精龙,告我远游登岱宗。
岱宗根盘九百里,绝顶上有秦时封。
金泥玉笥秘难见,古文奇字谁能辨。
日观遥看碣石津,云峰正对蓬莱殿。
海中鳌身应天黑,三山涌出神仙宅。
贝阙参差结蜃楼,珠宫掩映藏蛟室。
君登泰岳观沧海,九州四渎皆安在?
堂上遗音想丝竹,壁间经传寻鱼亥。
丈夫所志在蓬桑,焉能局促笼中藏?
看君一剑行万里,五岳之游自兹始。
【注释】
“有客”:即指陆游。“苍精龙”:青色的精气和龙。“告我”:告诉陆。“远游”:远游。“登岱宗”:登上泰山。“岱宗”:泰山的别称。“九百里”:“九”是虚数,极言其远。“绝顶”:山峰的顶部。“秦时封”:秦时秦始皇封禅泰山的事。“金泥玉匮”:用黄金、美玉制成的书函。“古文”:古代的文字。“奇字”:奇异的文字。“日观”:即日观峰。“碣石津”:碣石山上的渡口。“云峰”:即泰山主峰。“蓬莱殿”:“蓬莱”是传说中的神山名。“三山”:《史记·封禅书》载,秦始皇曾到海上三神山去求仙,没有找到。“贝阙”:指蓬莱山。“参差”:参差不齐。“蜃楼”:一种海市蜃楼的气象。“鱼亥”:《周易》卦辞之一。《易》卦辞有《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观》《噬嗑》《贲》《剥》《归妹》《丰》《旅》《巽》《井》《兑》《涣》《节》《中孚》《震》《艮》《渐》《归魂》《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小过》《既济》《未济》。都是卦名。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友人陆游写照,并寄予厚望,希望友人像他一样,胸怀壮志,一展鸿图。
首联点题,以“有客”自称,表明自己就是陆游,然后介绍友人陆游的远游目的——游览泰山。
颔联承首联而来,由近及远,由陆游写到泰山。从“根盘九百里”、“绝顶上有秦时封”等句可见,诗人把对友人的期望之情寄托于泰山的崇高地位,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如泰山般高耸入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颈联两句写泰山的壮丽景色,与尾联相呼应,突出了泰山的险峻和雄奇,进一步衬托了陆游的豪情壮志。“鳌身应天黑”一句暗用《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说巨鳌背负青天,使海水为之昏暗,形象地表现了陆游的豪气冲天。“三山涌出神仙宅”也是出自神话传说,但更增添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之意。
尾联则直接点明诗人为友人送行的缘由:因为陆游要去游览泰山,所以诗人特地为他送行,并祝愿他一路顺风,早日到达目的地。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陆游远游泰山的美好祝愿,也有对其才华横溢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远大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