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人龙盖世英,眼中今是老门生。
百年朋友斯文泪,万古师徒骨肉情。
此老平生真不忝,何人死后敢辞铭。
栖云有石撑天地,先请君磨万丈平。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送张博秀才还永丰》。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不见人龙盖世英,眼中今是老门生。
译文:你曾经如龙一般威震四方,如今却成了我门下的老学生。
注释:龙,此处形容才华出众、气宇轩昂。盖世英,指天下无双的英才。人龙,比喻对方过去的成就非凡。老门生,指的是已经毕业的学生,这里指张博。百年朋友斯文泪,万古师徒骨肉情。
译文:我们的友谊跨越了百年,师生之间的感情如同骨肉相连。
注释:斯文泪,指师生之间因为离别而悲伤落泪。万古,指千古长存,永恒不变。师徒,这里指师生关系。骨肉情,形容师生之间的情感深厚如同家人。此老平生真不忝,何人死后敢辞铭。
译文:这位老者一生清正廉洁,没有愧对世人,谁敢说他死后不值得被铭记?
注释:此老,指张博。平生,指一生的品行。忝(zān),意思是惭愧。何人,指那些不知羞耻的人。死后,指张博去世之后。敢辞铭,意思是谁敢说张博不值得被人铭记。栖云有石撑天地,先请君磨万丈平。
译文:山中的石头支撑着天空和大地,我先请你将这块石头磨平。
注释:栖云,指在山中隐居。石撑天地,形容山中的石头高大壮观。先请君磨万丈平,意思是你先将这块石头磨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博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人品的高度赞扬。诗中通过描绘两人的友情和师生关系,以及张博一生的清正廉洁,表达了对张博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