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丽中天,帝京何煌煌。
禁门十二楼,复道遥相望。
瑶树带灵囿,醴泉溢兰塘。
殊封建秦虢,华胄蹑金张。
冠盖耀里闬,车马隘康庄。
丈夫四方志,万里觐清光。
朝从丞相骑,暮登丞相堂。
献纳资谟谋,致泽跻皇唐。
眷言善自勖,令闻如圭璋。
【注】:
古乐府:古代乐府诗。煌煌:光明照耀的样子。京:指京都,这里指长安。
白日丽中天:太阳高悬于天中。
帝京:指京都长安。何煌煌:何其辉煌壮丽。
禁门:宫殿的正门。十二楼:指十二座华丽的楼宇。
遥相望:遥遥相对。
瑶树带灵囿:瑶树环绕着皇家园林。
醴泉:甘甜的泉水。溢:流出来。
华胄:高贵的门第。蹑金张:指显贵的家族。
冠盖(ɡuānɡǎi):官吏的冠帽和车盖。耀里闬:在里巷里炫耀声名。
车马:车与马。隘(ài):阻塞。康庄:宽敞平坦的大路。
四方志:四方之志,即远大志向。丈夫:男子汉。
觐(jìn):朝见。清光:皇帝的光辉恩德。
从:跟随。丞相:指辅佐君王的高官。骑:骑马。
登:登上。丞相堂:丞相的办公处。
致泽:使恩泽广达。跻皇唐:升到皇帝那里。皇唐,指皇帝,这里暗指唐玄宗。
善自勖(xù):努力自勉。勖,勉励。
令闻:美好的名声。如圭璋(guīzhuānɡ):像圭玉一样纯洁美好。圭璋,都是古代礼器,象征美德。
【译文】
白日高照天空中,京城多么辉煌壮美。
十二座华丽楼宇耸立,复道连接远方天际。
瑶树环绕着皇家园林,甘甜泉水流淌在兰塘。
分封的诸侯国姓秦虢,贵族显贵都来自东方。
官员们头戴高冠身披朝服,车马堵塞了宽阔的康庄大道。
有远大的抱负雄心壮志的人,要奔赴万里之外去觐见圣王。
早晨随从丞相骑着马,夜晚登上丞相办公的地方。
献计献策以谋国之策,为皇上造福恩泽广大无边。
劝导大家要自我勉励,好名声如同圭璋那样洁白无瑕。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怀诗。诗人通过对长安城宏伟壮丽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第一句“白日丽中天”写太阳高照于长安城中,烘托出长安城的繁华热闹。第二句“帝京何煌煌”写长安城辉煌壮观的景象,表现诗人对长安城的赞美之情。第三句“禁门十二楼”是说长安城内有十二座高大的楼宇,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写出长安城的雄伟气势。第四句“复道遥相望”,是说长安城内外有复道相连,遥遥相望,写出长安城的宏伟规模。第五句写长安城外还有一片皇家园林,是皇宫的一部分,也是天子游乐休憩之地,更突出长安城的规模宏大。第六句是写皇家园林内又有瑶树环绕,说明皇家园林的富丽豪华。第七句是对皇家园林中泉水的描述,进一步烘托出皇家园林的富饶美丽,也暗示了皇家园林的富丽豪华。第八句是写长安城内还有诸侯国姓的公馆和显贵的世家大族。第九句是写长安城内车马往来不绝,人山人海,道路狭窄不堪通行。第十句写长安城的居民都是一些有才能、有远大志向的人,他们要奔赴万里之外的国家,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第十一句是写这些人早上骑马来到京城,晚上就来到皇宫,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为朝廷效力。第十二句是写这些人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使朝廷受益,国家繁荣昌盛。第十三句是写这些人为国家做出贡献后,得到了皇上的赏赐和重用,他们的声誉也如同圭玉一般纯洁美好。第十四句是总结全诗,表达诗人对长安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有才能、有远大志向的人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