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巷陌草萋萋,金谷园林迹已迷。
惆怅天津桥上月,更无人听杜鹃啼。
【注】
洛阳:古都城。铜驼巷陌,泛指京城里繁华的街道。萋萋:草木茂盛貌。金谷园林,泛指洛阳名园。迹已迷:踪迹全无。天津桥,在河南开封市西北。杜鹃啼,即子规鸟啼,传说为蜀王之精魂所化,鸣声哀切,闻者心伤,故称子规。
译文:
铜驼巷陌上草木茂盛,金谷园中遗迹已消失,令人惆怅的是那月夜下,只有杜鹃鸟在津桥上悲啼不已,更无人听它的声音。
赏析:
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写洛阳的今昔变化。首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以铜雀台起兴,点明题意。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触发起对往昔的追忆。“草萋萋”与“迹已迷”。“萋萋”二字,写出了洛阳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萧瑟,也暗喻了历史的变迁。“金谷”句,则直接写出了诗人怀古的缘由:“金谷园中人已去”。而“津桥”句则承上启下,引出了“杜鹃啼”的意象。“津桥”句中,“津”指渡口,“桥”指桥头,这里泛指桥。“惆怅天津桥上月”一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繁华一梦的无限感伤。最后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更无人听杜鹃啼”这句诗,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更是诗人心中无法释怀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