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岭千崖紫翠团,山城过雨一番看。
断云面面屏风叠,残照棱棱剑脊攒。
华岳三峰晴戴雪,草堂六月昼生寒。
兴来便欲扶筇去,无限归心此际宽。

雨后望终南山作

万岭千崖紫翠团,山城过雨一番看。

断云面面屏风叠,残照棱棱剑脊攒。

华岳三峰晴戴雪,草堂六月昼生寒。

兴来便欲扶筇去,无限归心此际宽。

注释:

  1. 万岭千崖:万山千岩,形容山多。紫翠团:形容山峦连绵不断,色彩斑斓。
  2. 山城:指终南山附近的城市或地区,这里特指终南山所在的地方。
  3. 断云:形容云雾缭绕,像屏风一样。
  4. 残照:夕阳的余晖。
  5. 华岳:华山,位于终南山附近。三峰:华山有东、西、南三座山峰。晴:晴天。戴雪:被积雪覆盖。
  6. 草堂:指杜甫曾居住过的茅屋,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夏日:夏天。生寒:感觉寒冷。
  7. 兴来便欲扶筇去:兴致来了想要去爬山。筇:竹制的手杖,常用于登山。
  8. 无限归心此际宽:无限的归乡之心在这一刻变得宽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雨后的一天,站在终南山下远眺而作。整首诗通过描绘终南山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万岭千崖紫翠团,山城过雨一番看。”描述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万山千崖被紫色和翠绿的色彩笼罩,如同团团锦绣。经过雨后的终南山显得更加清晰,让人重新审视它的美丽。这里的“紫翠”和“一番看”都强调了雨后山景的变化和新鲜感。
    “断云面面屏风叠,残照棱棱剑脊攒。”描绘了雨后终南山的景象,云雾缭绕如同屏风般层层叠叠,夕阳的余晖映衬出山峰如同剑脊一般锐利。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使得终南山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
    “华岳三峰晴戴雪,草堂六月昼生寒。”则转向了华山的描写,华山的三座山峰在晴朗的天空下披上了雪的装扮,而草堂周围的空气在炎热的夏天也显得有些寒冷。这里的“华岳三峰”指的是华山,而“晴戴雪”则形容其雪景之壮观。
    “兴来便欲扶筇去,无限归心此际宽。”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当心情愉悦时,他甚至想要拿起手杖去攀登终南山,因为此刻他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宽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渴望归家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对终南山和华山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所具备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