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才短故辞官,还得前时苜蓿盘。
病骨支离惭倚席,客怀牢落强峨冠。
慈闱老去家贫甚,先垄年来水啮残。
圣主仁深恩例在,愿推馀润到荒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手法及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注释】

①同呈:与某人共呈,即共同献上。

②苜蓿盘:苜蓿,豆科植物,叶可食,嫩芽味美,故以之为菜。

③倚席(yǐxí):倚靠席子,指因病卧床不能起床。

④峨冠:古代士子戴的帽子,用鹿皮制成。

⑤慈闱老去家贫甚:慈亲已年迈,家境十分贫穷。

⑥先垄(lǒng 垄,坟墓): 对死去父母的尊称。水啮残:水侵蚀了坟墓。

⑦圣主:皇帝。仁深:恩惠深厚。

⑧荒寒:荒凉冷僻的地区。

【译文】

曾因为文才短浅而辞官,如今还得献上前时的苜蓿盘;病骨支离,惭愧地靠在座位上,客居他乡,心情落寞地强作镇定。慈母年老,家里贫困到极点,祖辈墓地已被水蚀得残缺不全。皇帝陛下恩泽深厚,恩赐例律常在,我希望能推让余下的恩泽,施布到荒凉冷落的地方。

【赏析】

“陈情一首同呈”,表明这首诗是诗人向皇帝陈述衷情之作。诗的开头两句写因才短而被贬,后又被召回朝廷,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仕途进退得失的感慨。接着两句,写自己病弱多时,却不得不勉强入朝,表现出一种悲凉凄怆之情。三四句写自己病体支撑着身体入朝,内心感到惭愧,只好倚靠在坐席上,这种情景,令人同情。五六句写自己虽身在朝廷,但心中充满哀伤,所以不得不强作镇定状,这是对自己心境的描写。末两句写自己的处境虽然艰难,但皇上的恩惠深厚无比,因此希望皇帝能将余下的好处赐予他,使他得以安度晚年。全诗通过述志、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感情。此诗写得沉郁含蓄,言近旨远,不事张扬,委婉动人。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被召入京后所写的。诗人因才能不高而被降职,后又被重新召回朝廷任职,前后反复,颇为感慨,于是写了这首诗。首联写其初被降职,又复召回,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之情。颔联写诗人卧病在床,不能起立入朝,只能依仗坐具,表现了诗人的悲苦之情。颈联写诗人的亲人年老体衰,家中贫困,而自己又不能为国效力,心中无限伤感,表现了诗人的愁苦之情。尾联写诗人虽受皇帝宠遇,但自己仍感处境艰难,希望皇帝能将剩余好处给予自己,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此诗情感真挚,笔调沉郁,风格朴实自然。

【点评】

本题属综合考核型题目,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其特点在于删去每小题的某一要求,剩下的小题都是考核综合赏析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重点考查考生的诗歌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第一步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与主旨;第二步明确具体的考点,如形象、语言、结构、主题等;第三步结合选项分析作答。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参考答案】

曾因才短故辞官,还得前时苜蓿盘;

病骨支离惭倚席,客怀牢落强峨冠;

慈闱老去家贫甚,先垄年来水啮残;

圣主仁深恩例在,愿推馀润到荒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