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南北总浮家,篷屋依然对白沙。
不系泛如游物表,无倪便若在天涯。
谁人解踏凌风舸,何处重寻贯月槎。
未必终朝横野渡,巨川一济政非赊。
注释:
- 宦游南北总浮家:宦游,指仕途上的奔波。浮家,意为随遇而安,无定所。
- 篷屋依然对白沙:篷屋,指船篷下的小屋。白沙,指江中的沙洲。对白沙,即对着白沙洲。
- 不系泛如游物表:不系,意为自由自在。泛,意为漂浮。游物,指随意漂泊的物体。便若在天涯,意为就像在天涯一样自由自在。
- 谁人解踏凌风舸:谁人,意为谁能。解,意为懂得。踏,意为驾驭。凌风舸,意为乘风破浪的船只。
- 何处重寻贯月槎:何处,意为在哪里。重寻,意为重新寻找。贯月槎,意为能够穿越月亮的船只。
- 未必终朝横野渡:未必,意为或许。终朝,意为整天。横野渡,意为横渡原野。
- 巨川一济政非赊:巨川,意为大河。一济,意为一次渡过。政,意为治理。非赊,意为不是长久之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船篷、船屋、白沙等元素,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奔波、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首句“宦游南北总浮家”,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仕途上的奔波和无定所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宦游”指的是仕途上的工作,而“浮家”则表达了无定所、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状态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哲学。
次句“篷屋依然对白沙”,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与白沙洲的亲密关系。篷屋象征着诗人的自由和独立,而白沙洲则代表了宁静和安详的生活环境。这种描绘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不系泛如游物表,无倪便若在天涯”,则是诗人对自由和无定所生活的深刻感悟。他比喻自己像游物般自由自在地漂浮在水面上,不受束缚;而像是在天涯一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追求。
最后两句“谁人解踏凌风舸,何处重寻贯月槎”,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只有那些懂得如何驾驭风浪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而对于那些能够穿越月亮的人,他们一定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表述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