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官联省寺,对咏溢高情。
日出南山紫,风来北榭清。
谭玄便玉麈,举白快金茎。
吏隐今如此,谁为后世名。

【注释与赏析】

寄俞仲详都司卜师颜架阁

郎官联省寺,对咏溢高情。

日出南山紫,风来北榭清。

谭玄便玉麈,举白快金茎。

吏隐今如此,谁为后世名。

【译文与解析】
寄给俞仲祥都司卜师颜的诗作,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情怀
郎官联省寺,对咏溢高情。
日出南山紫,风来北榭清。
谭玄便玉麈,举白快金茎。
吏隐今如此,谁为后世名。

此诗是一首寄赠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横溢的赞赏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郎官联省寺,对咏溢高情。”描绘了一幅官员们在省寺中吟咏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高雅情感。这里的“对咏”指的是两人相互唱和的诗歌,而“溢高情”则表明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高尚情操。

第二句“日出南山紫,风来北榭清。”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这两句通过描绘日出时南山的颜色以及风吹过北榭带来的清爽感觉,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第三句“谭玄便玉麈,举白快金茎。”则是对朋友才华的赞扬。其中“谭玄”可能是指朋友擅长谈论或辩论的能力;“玉麈”是一种古代文人用来指点迷津的工具,这里可能比喻朋友的智慧;“举白快金茎”则形容朋友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四句“吏隐今如此,谁为后世名。”则是在感叹当下的社会风气和个人隐居的现状。这里的“吏隐”指的是那些隐居不仕、远离官场的人;“谁为后世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后人能否效仿这种高尚品德的担忧和期望。

此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品德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