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白城下寒,江空夜船渡。
萝月转林微,照见行人路。
【注释】
霜白:形容霜雪白而明亮,也指秋霜。城下:城边。寒:寒冷。江空夜船渡:江水空空荡荡的夜晚,船只在河上航行。萝(luò):通“络”,细丝。转:飘动。林微:树林间隐约可见。照见行:照亮了行人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上晚渡的诗。首句写天色之早,第二句写江水之澄澈,第三句写月影之皎洁,最后一句写舟行之轻快,四句皆以景入诗,情景交融。全诗意境开阔,画面优美,富有韵味。
霜白城下寒,江空夜船渡。
萝月转林微,照见行人路。
【注释】
霜白:形容霜雪白而明亮,也指秋霜。城下:城边。寒:寒冷。江空夜船渡:江水空空荡荡的夜晚,船只在河上航行。萝(luò):通“络”,细丝。转:飘动。林微:树林间隐约可见。照见行:照亮了行人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上晚渡的诗。首句写天色之早,第二句写江水之澄澈,第三句写月影之皎洁,最后一句写舟行之轻快,四句皆以景入诗,情景交融。全诗意境开阔,画面优美,富有韵味。
卧病: 整日躺在床上,靠枕休息。欹(yī)枕:靠在枕头上。动客歌:触动了游子的乡思,即“客情悲”。青山愁处远:远山之中,有我那思念的家乡。白发病来多:指疾病缠身,身体虚弱。生计只书卷:生计仅是靠读书。故园空薜萝:在故乡只有野草长满。双鲤:鲤鱼,这里代指书信。洞庭波:洞庭湖。 译文: 整日躺在床上,靠枕休息,触动了我游子之思,远方的家乡让我心忧意乱。远山之中,有我那思念的家乡,而我却因病身体虚弱
注释: 早发烟渚:早晨从烟波浩渺的烟渚出发。 雨色江头树,青烟夹路长:清晨的雨气笼罩着江边的树林,远处的村庄显得更加寂寞。 远村迥寂寞,白鸟去微茫:远方的村庄显得更加寂静,白色的水鸟在雾气中飞去。 楚客归何日,春江正可航:我何时能够回到故土,春天的江水正是适合航行的时候。 即思云峤句,心折不成章:听到这美妙的诗篇,我的心被深深打动,但诗句却无法完全表达我的感慨。 赏析:
万里春犹至,三江雁不归。 经年乡信少,昨日故人非。 单父弦初绝,河阳花渐稀。 宁知沧海上,东望自沾衣。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万里春犹至,三江雁不归。 - 注释:春天依然来临,但远方的亲友无法归来。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尽管春风依旧,但远方的亲人却未能归来,增添了一份深深的遗憾。 经年乡信少,昨日故人非。 - 注释:经过一年的等待,家乡的消息寥寥无几
诗句原文: 苦雨顽云昼不开,宜春空有望山台。 三秋物色临吴尽,万里干戈入楚来。 感旧独怀江树月,登高多负菊花杯。 平生不尽忧时意,那羡徒歌郢下才。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苦雨顽云昼不开”:描述了连续不断的苦雨和顽固的云层使得白天也看不见太阳,表达了作者对天气的不满和对光明缺失的感受。 2. “宜春空有望山台”:在宜春(今江西宜春)这个地方,虽然有希望山(可能指庐山)
【诗句】 我行百粤天应尽,北指浮云是日边。 春意不缘荒戍隔,官曹常得故人连。 晴川水阔鱼龙戏,瘴岭烟消虎豹眠。 便欲寻湘从此去,南山东望思悠然。 【译文】 我行走在百越之地,天应该已经黑尽了。向北指看,浮云就是日边。 春天的气息不是因为荒凉的边塞阻隔。官府中常有老朋友相连。 晴朗的江面水阔鱼龙戏水,瘴气消散的地方老虎和豹子都睡着了。 就想从这去寻湘州,南方东望思绪悠然。 【赏析】
注释: 1. 谁将潦倒向人前,生计惟馀养鹤田。 释义:是谁将潦倒的生活展示给别人?只有养鹤的田地维持生计。 2. 五十功名尘土外,四时清梦楚云边。 释义:五十岁的时候,功名已经远离尘世,只在楚地的云边飘渺如梦。 3. 黄花乍浥初寒露,白鹤孤飞欲曙烟。 释义:菊花在初寒露水中轻轻沾湿,白鹤孤独地起飞准备迎接曙光。 4. 抚事未须煎百虑,强依消息渡流年。 释义:回顾往事不必担忧太多
【注释】 钤山太史:指严武,曾任翰林学士。比邻:比邻而居,这里指与严武同官。十载思君:十年来思念严武。白发新:白发增多。词翰:诗词文章。三殿:指朝廷。旌旗:旗帜。今发九江春:现在要出发到九江去。沙边:指送别之地。芳草:喻离别之情。天外:指京城之外。羁愁:旅途中忧愁的心情。紫宸:指朝廷。江城凋敝:指严武离开京城后,朝廷衰败。道:告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严武还京时的诗作
【解析】 龙门驿,在今贵州黔西南州。 险仄漓江峡,龙门驿路通。(“险仄”是陡峭的意思,“漓江峡”是形容山势高峻、水流湍急的峡谷。) 军麾沙水上,春色瘴烟中。(“军麾”是指挥、号令的意思。“沙水”是泛指江河之水。) 深树藏豺虎,穷荒绝雁鸿。(“豺虎”是猛兽,这里借指凶险的环境;“雁鸿”是大雁。) 天山勋亦壮,吾欲挂雕弓。(《后汉书·窦融传》:“天山,塞外名也。”)。“勋”是功劳,“壮”是雄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诗人身历寒风凛凛的仲冬,却驱马赴京,在河干沙碛上奔驰,以抒发自己壮志不遂而漂泊他乡的苦闷心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一气直下,有如行云流水,毫不费力。首联写“仲冬天气肃”,是说仲冬季节天气寒冷。次联写“疋马向河干”是说骑着马到河边去。第三联写“林撼风声厉,沙昏日色寒”,是说树林被风摇撼着发出厉厉的响声,沙地上日色昏黄一片。末联写“天地无情者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出发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和译文: 夜发萧滩 夜 - 傍晚或夜晚 发 - 出发,出发 萧滩 - 地名,位于萧地的渡口 译文:在夜晚从萧地的渡口出发 驿小临官道,沙长带水城。 驿 - 驿站 小 - 小,矮小 临官道 - 靠近官道 沙长带水城 - 沙子很长,河水围绕着小城 译文:驿站靠近官道,长长的沙子环绕着小城 山于云处没,星过渡头明。 山 - 山峰
注释: 见梅 仙子新裁白练衣,淡妆犹自愧芳菲。 陇头久识殷勤意,今夜月明花莫稀。 译文: 仙子刚裁制了白练衣裳,淡妆却依然感到羞愧。 在陇山之头已经熟知你的情意,今夜月光明亮花儿不要稀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男子的闺怨诗。首句“仙子新裁白练衣”是写女子的服饰,以白练为衣,象征其纯洁美丽。第二句“淡妆犹自愧芳菲”,是说即使打扮得淡雅清新,内心依然觉得自己很美
【注释】 虎丘山:在苏州城西北。虎丘山塔:指虎丘寺内的云岩寺塔,建于公元830年(唐代),高47.7米,七层八角形,砖木结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吴苑:指苏州旧时园林名胜。离宫:指吴王的行宫。草莱:指荒废荒凉。松风:指虎丘山上的古松树。后人哀:指后代人悼念古人的哀歌。 【译文】 虎丘山的佛殿矗立着,宛如从天上开出来的门户;吴国的行宫已变成满目荒凉的草木。 当年繁华热闹的地方在哪里呢
注释: 吴门:指今苏州。吴下:吴地。才名:才华名声。 海内知:海内闻名。挂冠:辞官。谁赴北山期:谁肯去北山隐居? 水国:临水的国度。秋潮早:秋天的潮水来得早。 研池:砚池,用来磨墨的地方。 赏析: 吴门寄杨君谦 吴地(即苏州)人才辈出,在海内(指全国范围)享有盛名。 我辞掉了官职,谁会想到要去北山隐居呢? 门前有一片水乡,那里的秋天潮水来得格外早,现在又增添了一道新潮流,好像要流入砚台一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朱得之》。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 当年腹笥倾多士,百战文场老息机。 注释:当时文人墨客云集,才华横溢;历经百战的我,已不再为考试所动。 - 紫绶金鱼心落莫,丹丘瑶草路依微。 注释:佩戴紫色官服的我,心中充满了失落;如同仙人居住的瑶台,道路曲折,难以找到。 - 湖边春色浮新蚁,槛外晴光动舞衣。 注释:春天的湖水波光粼粼,新长出的春草在水面上飘荡;窗外阳光明媚
诗句原文: 苦雨顽云昼不开,宜春空有望山台。 三秋物色临吴尽,万里干戈入楚来。 感旧独怀江树月,登高多负菊花杯。 平生不尽忧时意,那羡徒歌郢下才。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苦雨顽云昼不开”:描述了连续不断的苦雨和顽固的云层使得白天也看不见太阳,表达了作者对天气的不满和对光明缺失的感受。 2. “宜春空有望山台”:在宜春(今江西宜春)这个地方,虽然有希望山(可能指庐山)
【诗句】 我行百粤天应尽,北指浮云是日边。 春意不缘荒戍隔,官曹常得故人连。 晴川水阔鱼龙戏,瘴岭烟消虎豹眠。 便欲寻湘从此去,南山东望思悠然。 【译文】 我行走在百越之地,天应该已经黑尽了。向北指看,浮云就是日边。 春天的气息不是因为荒凉的边塞阻隔。官府中常有老朋友相连。 晴朗的江面水阔鱼龙戏水,瘴气消散的地方老虎和豹子都睡着了。 就想从这去寻湘州,南方东望思绪悠然。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