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仄漓江峡,龙门驿路通。
军麾沙水上,春色瘴烟中。
深树藏豺虎,穷荒绝雁鸿。
天山勋亦壮,吾欲挂雕弓。
【解析】
龙门驿,在今贵州黔西南州。
险仄漓江峡,龙门驿路通。(“险仄”是陡峭的意思,“漓江峡”是形容山势高峻、水流湍急的峡谷。)
军麾沙水上,春色瘴烟中。(“军麾”是指挥、号令的意思。“沙水”是泛指江河之水。)
深树藏豺虎,穷荒绝雁鸿。(“豺虎”是猛兽,这里借指凶险的环境;“雁鸿”是大雁。)
天山勋亦壮,吾欲挂雕弓。(《后汉书·窦融传》:“天山,塞外名也。”)。“勋”是功劳,“壮”是雄壮,这里借指功勋卓著。“欲挂雕弓”是说想要立功报效。
译文:
陡峭的漓江峡谷,有条道路通向龙门驿。
军旗在河沙上挥动,在春天的瘴气和烟雾之中。
深密的树林隐藏着豺狼老虎,偏远荒凉的地方断绝了雁鸿往来。
天山的功勋多么雄壮啊,我要拉满弓箭来报答国家。
赏析:
全诗描绘的是诗人从云南赴交趾(即越南)途中的所见所感。
诗的前六句写沿途景物。第一句点题,写“险仄漓江峡”。第二句承上启下,写“龙门驿路通”。“军麾沙水上”,写沿途行军的威武气势。第三句承前启后,写“春色瘴烟中”。“深树藏豺虎”,写山高林密、野兽出没的险恶环境。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写远途跋涉的艰辛。
中间六句写沿途所见的风光。第四句写“深树藏豺虎”。第五句写“穷荒绝雁鸿”。“天山勋亦壮”,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第六句写“吾欲挂雕弓”,进一步表明自己要为国立功的决心。
此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雄浑壮丽,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