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太史旧比邻,十载思君白发新。
词翰早开三殿色,旌旗今发九江春。
沙边别意怜芳草,天外羁愁望紫宸。
为报中朝知己道,江城凋敝只宜贫。

【注释】

钤山太史:指严武,曾任翰林学士。比邻:比邻而居,这里指与严武同官。十载思君:十年来思念严武。白发新:白发增多。词翰:诗词文章。三殿:指朝廷。旌旗:旗帜。今发九江春:现在要出发到九江去。沙边:指送别之地。芳草:喻离别之情。天外:指京城之外。羁愁:旅途中忧愁的心情。紫宸:指朝廷。江城凋敝:指严武离开京城后,朝廷衰败。道:告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严武还京时的诗作,表达了对严武的思念和对他仕途坎坷、远离京城的担忧。

首联“钤山太史旧比邻,十载思君白发新”,诗人用典,钤山即钤山太史,指的是严武。两人曾是邻居,又同在朝廷为官,因此称他们为比邻。十年来,诗人一直思念着严武,他的白发也因思念而增多了。这两句诗既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又表达了诗人对严武的怀念之情。

颔联“词翰早开三殿色,旌旗今发九江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严武的才华和风采。他早年间就以文才著称于朝堂之上,如今辞官返乡,依然保持着那份才华。同时,他也不忘为国家出力,带领军队出征,为国家带来了春天般的希望。这两句诗既赞美了严武的才华和功绩,又表达了诗人对他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颈联“沙边别意怜芳草,天外羁愁望紫宸”,这两句诗描写了离别的场景。诗人站在沙河边,看着那绿油油的芳草地,心中充满了对严武的思念之情。他遥望着京城之外,那种羁绊愁绪难以言表。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严武的深情厚意,又展现了他对京城外的无限遐想。

尾联“为报中朝知己道,江城凋敝只宜贫。”诗人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知道严武离开京城后,朝廷可能会更加衰落。因此,他劝严武要谨慎行事,不要过于追求名利,保持一颗淡泊明志的心。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过分追求荣华富贵。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严武的赞美和对京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