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采当荒郊,林皋猛虎声咆哮。
欲往避之,日在崦嵫,旷野啼䲭鸮。
四顾徬徨而股栗,猛虎张颐展爪扑人食。
余告虎:“吁嗟麟兮,不食生物践生草。
尔虎白额斑狸而黑文,貌岂不如麟,胡为不仁而扑我”。
猛虎前致词:“我虎居深村,饥来啖牛羊。
牛羊啖不足,方思啖人肉。
人居城市与人伍,扑食同类何可数。
谁言虎猛能咥人,世人之猛过于虎”。
猛虎行
樵采当荒郊,林皋猛虎声咆哮。
欲往避之,日在崦嵫,旷野啼䲭鸮。
四顾徬徨而股栗,猛虎张颐展爪扑人食。
余告虎:“吁嗟麟兮,不食生物践生草。
尔虎白额斑狸而黑文,貌岂不如麟,胡为不仁而扑我”。
猛虎前致词:“我虎居深村,饥来啖牛羊。
牛羊啖不足,方思啖人肉。
人居城市与人伍,扑食同类何可数。
谁言虎猛能咥人,世人之猛过于虎”。
译文:
在荒凉的郊外砍柴,听到树林中有凶猛的虎吼叫。
想要躲开它,但太阳已经快要落山,荒野中响起了枭鸟的叫声。
四周环顾徘徊而感到恐惧,凶猛的虎张开嘴巴和爪子向人扑过去。
我告诉那只老虎,“唏嘘啊,麒麟啊,不吃别的动物却践踏草木。
你这只白额的豹子和黑色的花纹,外貌难道不像麒麟吗,为什么如此残忍向我扑过来”。
凶猛的老虎回答说:“我这只老虎住在偏僻的村庄,饥饿时就会吃牛羊。
牛羊吃完后还觉得不够,现在开始考虑吃人类。
人们居住在城市里和军队里,捕食同类的事情多得数不清。
谁说老虎很凶猛会攻击人呢,其实世上的人比老虎还要凶猛。”
赏析:
《猛虎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只老虎的自述,表达了作者对人性贪婪、残暴的一面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诗中通过对猛虎的刻画,揭示了社会上一些恶人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