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南徐下,燕山北望遥。
客程犹未半,残岁只今宵。
乡泪当孤烛,愁心逐夜潮。
高堂有白发,何意向云霄。
【注释】
南徐:指南京,古为南徐州。除夕: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又称大年夜或岁除之夜。
倚棹:靠着船桨。
燕山:指燕山山脉,位于河北省中部。北望:指在燕山之北远望。
残岁:即除夕夜。今宵:今夜。
乡泪:指思乡之泪。当孤烛:意谓当孤灯独照。愁心:指愁苦的心绪。逐夜潮:随夜潮而动。
高堂:高堂,指高大的堂屋。白发:指头发变白,指年高。何意向云霄:意谓何曾想到高飞入云。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写于作者晚年。
“倚棹”于南京下船。第二句说,“燕山北望遥”,是说在南京下船后,站在岸上,向正对燕山方向遥望。第三句说:“客程犹未半,残岁只今宵。”“客程”,旅途中的时间。“残岁”,即将过去的旧岁,也就是除夕之夜。诗人说,旅途的时间还只是过了一半,但已到了除夕夜,离家乡越来越远了。第四句说:“乡泪当孤烛,愁心逐夜潮。”意思是说,思念家乡的眼泪,就像点着的蜡烛一样,随着夜潮而流。“愁心”,指思亲的愁苦心绪。“夜潮”,指夜潮上涨。诗人说,自己的心情也像夜潮一样,随着时间而变化。最后一句说,“高堂有白发,何意向云霄。”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已经年老多病了,但是家乡的老人们还在想念着我这个年轻人,我怎么能忘记他们呢?诗人用这种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南京除夕之夜的情景,表现了他的思乡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