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孤凭绝壁间,静中诗思几曾删。
台前归鸟如相识,窗外浮云即等闲。
一径野花常到眼,十年清梦不离山。
我来共对飞泉下,日落松鸣去复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本题中,第一句“卜筑孤凭绝壁间”,意思是:在峭壁之上建造茅屋,孤高独立,与世隔绝。孤”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卜筑”即建屋,“绝壁”“孤凭”表现了诗人的清高脱俗。第二句“静中诗思几曾删”,意思是:静中思考,何曾有过删减?“静中”表明了诗人独坐山中时心境之宁静,“诗思”说明诗人在独坐山中时思绪纷繁,“几曾删”则表明了这些思绪纷至沓来的频繁程度,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丰富复杂。第三句“台前归鸟如相识”,意思是:站在高台上,看到归巢的老燕,仿佛它们也认识我似的。“台前”点出了诗人的居处,“归鸟”“老燕”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如相识”表达了诗人对老燕的关切之情。第四句“窗外浮云即等闲”,意思是:窗外飘来飘去的白云,对于我来说,就像平常一样。“窗外”点出了诗人的居所,“浮云”“等闲”表明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是豁达、超然的。第五句“一径野花常到眼,十年清梦不离山”,意思是:那一路野花常常映入我的眼中,而我已经在这山林里度过了十年的清梦。“一径”“野花”“清梦”都表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常到眼”“不离山”则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留恋。第六句“我来共对飞泉下,日落松鸣去复还”,意思是:我来与你一道面对飞泉之下,太阳落下的时候松涛阵阵,我离开又返回。“飞泉”指泉水飞泻的景象,“日落松呜”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最后两句“我来共对飞泉下,日落松鸣去复还”,意思是:我来与你一道面对飞泉之下,太阳落山的时候松涛阵阵,我离开又返回。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答案】
(1)卜筑孤凭绝壁间,静中诗思几曾删。
(2)台前归鸟如相识,窗外浮云即等闲。
(3)一径野花常到眼,十年清梦不离山。
(4)我来共对飞泉下,日落松鸣去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