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地种莲花,莲芽喜渐长。
谓当朱明时,花开大于掌。
梅雨苦不休,澄潭集鱼网。
泛滥那可言,水浮莲叶上。
桔槔无所施,一望成泱漭。
为复伤其根,极目惟灌莽。
吾闻太华巅,其莲高十丈。
应有神物护,人力讵能攘。
种之已无法,况也非膏壤。
汨没安可论,徒然发深想。
仲尼逊老圃,而我顾用罔。
固知清净因,幽人所独赏。
一物虽细微,成毁良不爽。
花神杳莫招,吾将任所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赏析”等,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概括。
“种莲不成书此解嘲”,种莲不成,写种莲之难,以种莲不成作引子,引出下文。种莲不成,是因为莲叶大、水深,所以种莲不成。
“买地种莲花,莲芽喜渐长”,莲叶渐渐长大,莲芽也渐渐长大,莲叶莲芽皆喜。
“谓当朱明时,花开大于掌”,“谓”是“说”、“讲”的意思,“朱明”是太阳最盛的时候,也就是夏季最热的时候。“言”在这里是“说”,讲的意思。“大于掌”是说莲叶大,有手掌那么大。
“梅雨苦不休,澄潭集鱼网”,梅雨时节雨水多,积水成潭,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泛滥那可言,水浮莲叶上”,“泛滥”是说水流湍急,无法形容,“言”是“说”。
“桔槔无所施,一望成泱漭”。“桔槔”是一种用来汲水的机械工具,这里指用桔槔汲水已经没有了作用,只能看到水面一片茫茫,无法看清水底情况。
“为复伤其根,极目惟灌莽”,看到这一片水茫茫的水面,让人伤心的是看不到莲根,而看到的只是一大片茂盛的芦苇。
“吾闻太华巅,其莲高十丈。应有神物护,人力讵能攘。”太华山山顶的莲很高,有十丈,应该有神仙保护着它。人的力量怎么能保护得了呢?
“种之已无法,况也非膏壤。”“无”通“侮”,“法”在这里是办法的意思。“膏壤”是肥沃的土地。
“汨没安可论,徒然发深想。”如果种莲失败,又何必去谈论呢?只会让人白白浪费时间,去思考一些无用的东西。
“仲尼逊老圃,而我顾用罔。”“逊”是“退”,“罔”是“惘”。孔子也曾经种过莲,但失败了,而我则没有成功,只是枉费心机罢了。
“固知清净因,幽人所独赏”,“清净”是清静、清高的意思;“幽”是隐居、深居的意思。“独赏”就是独自欣赏。只有隐居的人才能懂得莲的高洁,才能理解莲的高洁。
“一物虽细微,成毁良不爽。”莲虽然小,但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花神杳莫招,吾将任所往。”花神是神秘的,无法招引,我只能随遇而安了。
【答案】
种莲之难,莲叶莲芽皆喜,莲叶大于掌,莲叶水浮,桔槔无施,一望泱漭,伤感莲根,极目灌莽,听太华顶,应神物护,人力不能攘,失败后谈何容易,仲尼逊老圃,我顾用罔,莲高十丈,必有神物护,种之已无法,况非膏壤,汨没安可论,徒然发深想,仲尼逊老圃,而我顾用罔,固知清净因,幽人所独赏,一物虽细微,成毁良不爽,花神杳莫招,吾将任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