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非迥,中原志独迟。
春秋太史笔,伏腊土人祠。
草木俱愁色,空墙尚战旗。
孰云殊岘石,挥泪满松枝。

【注释】

故国(guó):对故乡的称呼。神非迥:神明不是远去。迥,远也。

中原(zhōngyuán):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中原地区。

春秋太史笔:春秋时期鲁国的史书《春秋》是鲁太史所修。太史,官名。《春秋》记事简略。《春秋》,古代史书名,相传孔子修订。

伏腊(fúlà)土人祠:伏日(农历六月初六)、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都是民间祭祀的日子。

草木俱愁色:草木都显得忧戚。俱,都。愁,愁苦。

空墙尚战旗:空荡荡的墙壁上还挂着战争的旗帜。

孰云殊岘石:谁能说这山岭上的石头和岘山上的石头不一样呢?岘山,在今湖北襄阳西南。《文选·张衡<东京赋>》“南则荆山、岘山”刘注:“荆州有二岘山,皆为天下名山。”

挥泪满松枝:挥泪洒满了松树枝头。挥,洒落。

【赏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前四句写自己虽远离家乡,但心仍系着祖国,并表达了自己对中原的眷恋之情。中间四句写自己在故国时曾以《春秋》为依据,对国家大事进行议论,并把太史公比作自己的老师。末四句写自己在故国时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自己虽远离家乡,但心仍系着祖国,并表达了自己对中原的眷恋之情。中间四句写自己在故国时曾以《春秋》为依据,对国家大事进行议论,并把太史公比作自己的老师。末四句写自己在故国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神非迥,中原志独迟”,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心念故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他的内心是痛苦的,是孤独的。颔联“春秋太史笔,伏腊土人祠”,诗人用典,意在表达自己虽身居异域,但仍不忘国事,怀念先人的爱国情怀,并以史家之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颈联“草木俱愁色,空墙尚战旗”,诗人用典,意在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域他乡,但心中依然装着故国的山河大地,思念故国的人们。尾联“孰云殊岘石,挥泪满松枝”,诗人用典,意在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异域他乡,但心中的爱国情怀却如同山中的石头一般坚定,即使面对着故国的山川,诗人也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