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久成祟,身世困天韬。
梦断心犹壮,灯青首独搔。
梨花三月暮,春水一帆高。
何处归来好,看山破白醪。
【注释】
感兴:感怀时事之作。
作诗:指创作诗歌。久:长时间,很久。成祟:成为祸害。
身世困天韬:身与世的困境困扰着我(我)。天韬:指天赐的大才。
梦断:梦中醒来。心犹壮:内心依然充满豪情壮志。
灯青:灯火昏黄。首独搔:只有自己独自抚弄头发。
梨花:指春天的梨花,暮春时节盛开,是报春的使者。三月:即暮春之季。
春水:春天的水。一帆高:船帆高悬。
破白醪:喝破白醪酒。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春天。当时杜甫困居夔州,心情郁闷,借写景抒情表达忧国伤时的感慨。
首联“作诗久成祟,身世困天韬”,意思是说,长时间地作诗已经造成灾祸;身处乱世,被朝廷征召不得应命,有如天降大才,却无处施展抱负。这两句以议论起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漩涡中挣扎求索而又无法摆脱的痛苦和无奈。
颔联“梦断心犹壮,灯青首独搔”,意思是说,梦醒之后,心中豪情依旧壮烈;灯光昏暗,只有自己独自抚弄头发。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夜深难眠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颈联“梨花三月暮,春水一帆高”,意思是说,春天来临,梨花开败的时候,正是暮春时节。而此时,江上春水浩渺,船只正扬帆远航,向着远方而去。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尾联“何处归来好,看山破白醪”,意思是说,如今归去何方好呢?不如看山饮酒,醉后归去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以及逃避现实的消极心态。
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意境幽深含蓄,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