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载沧江伴白鸥,瀛南蓟北旧同游。
野云有意终归岫,暮景伤心独倚楼。
秉烛对君真梦寐,高踪何处最淹留。
儿童未解经过地,嬉笑争看郭细侯。
送施彦器还台州
几载沧江伴白鸥,瀛南蓟北旧同游。
野云有意终归岫,暮景伤心独倚楼。
秉烛对君真梦寐,高踪何处最淹留。
儿童未解经过地,嬉笑争看郭细侯。
注释:
- 几载沧江伴白鸥:几年来,我陪伴着白鸥在沧江(长江)上度过。
- 瀛南蓟北旧同游:瀛州和蓟州的北部是我曾经一起游玩的地方。
- 野云有意终归岫:野云有着归去的意愿,终究会返回山中。
- 暮景伤心独倚楼:夕阳西下,景色凄凉,独自倚靠在楼上。
- 秉烛对君真梦寐:手持蜡烛对着你,真是如同做梦一般。
- 高踪何处最淹留:你的高尚志向在哪里最为长久?
- 儿童未解经过地:孩子们不懂得经历过的地方。
- 嬉笑争看郭细侯:孩子们嬉笑地观看郭细侯。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朋友施彦器的一首送别诗。整首诗以送别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祝福。
首句“几载沧江伴白鸥”,诗人描述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景,几年来一直陪伴着白鸥在沧江上度过。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度过的时光。
第二句“瀛南蓟北旧同游”,诗人回忆了他们一起游玩过的地方,瀛州和蓟州的北部是他们的共同游玩之地。这句展现了他们曾经一起游玩的欢乐时光。
第三句“野云有意终归岫”,野云有着归去的意愿,终究会返回山中。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四句“暮景伤心独倚楼”,夕阳西下,景色凄凉,独自倚靠在楼上。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分别时刻的伤感之情。
第五句“秉烛对君真梦寐”,手持蜡烛对着你,真是如同做梦一般。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
第六句“高踪何处最淹留”,你的高尚志向在哪里最为长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未来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第七句“儿童未解经过地”,孩子们不懂得经历过的地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的无知和纯真的欣赏。
第八句“嬉笑争看郭细侯”,孩子们嬉笑地观看郭细侯。这句描绘了孩子们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的快乐时光。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和离别时刻的情感,展现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对孩子们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纯真世界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