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多名郡据长江,今日翻为一战场。
杨贼未燔城尽砾,李生应吊笔如杠。
生灵鱼鳖知多少,节制貔貅正富强。
折首几何惊奏凯,更无人似相公沆。

【注释】

南康:即赣州府。志多名郡据长江,今日翻为一战场:志名“南康”,是说志安(今江西南康)是历史上的名城,依江傍水,风光秀丽,如今已化为战场。

杨贼未燔城尽砾:指五代时吴国杨行密占据南康时,曾焚毁城池。燔,烧、焚烧;砾,小石子。

李生应吊笔如杠:指五代后周时李存勖在晋阳起兵,攻灭了唐末军阀李茂贞的残余势力,收复失地。李存勖字“李生”,他的儿子李从珂也继承了他的事业。

节制貔貅正富强:节制,指挥、调遣;貔貅,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富强,富足而强大。这句说现在有能征善战的将领来统一指挥军队,使国家富强起来。

折首几何惊奏凯,更无人似相公沆:折首,折服敌人的头,这里指战胜敌人;奏凯,奏捷;相公,宰相,这里泛称朝廷中的大臣。这两句是说,打了胜仗以后,向朝廷报告捷音的人会有多少呢?没有比得上您这样的大臣!

【赏析】

这首诗作于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作者被贬到黄州期间。当时,诗人看到黄州一带的人民饱受战争的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对前人的历史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对当前的局势提出了批评。

诗人指出:“志多名郡据长江,今日翻为一战场。”“志名‘南康’”指的是志安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是历史名城的所在地,以前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是,如今已经被敌人烧毁,变成了战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于现实的不满情绪。

诗人描述了现在的形势:“杨贼未燔城尽砾,李生应吊笔如杠。”“杨贼”指的是吴国吴越国王钱缪,他在南康地区烧杀抢掠,使得百姓生活痛苦不堪。而“李生”则是指后周皇帝李存勖的儿子李从珂。他曾在晋阳起兵,攻灭了唐末军阀李茂贞的残余势力,收复失地。这两句是对过去的战争进行回顾和反思。

诗人提到了当前的局势:“节制貔貅正富强。折首几何惊奏凯,更无人似相公沆。”这里,“节制貔貅”指的是有才能的将领来统一指挥军队。而“富强”表示国家的强大和富裕。这两句是对当前局势的描绘。

诗人发出了感慨:“折首几何惊奏凯,更无人似相公沆。”这句话的意思是,打了多少胜仗才敢来向朝廷报告捷音呢?没有比得上您的大臣了!这是诗人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和批评。

整首诗以“过南康感事”为题,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于当前局势的担忧。同时,诗人也对那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官员表示了赞扬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