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出寒郊外,分明似坝桥。
合冰连断野,孤树入层霄。
瘦马还堪策,饥乌信可招。
一程兼百里,行尽不知遥。
【赏析】
郊行陪祀十首,其一。这首诗是作者陪同皇帝在郊外祭祀的一首五言古诗。
乍出寒郊外,分明似坝桥。
合冰连断野,孤树入层霄。
瘦马还堪策,饥乌信可招。
一程兼百里。
乍出寒郊外,分明似坝桥。
合冰连断野,孤树入层霄。
瘦马还堪策,饥乌信可招。
一程兼百里,行尽不知遥。
【赏析】
郊行陪祀十首,其一。这首诗是作者陪同皇帝在郊外祭祀的一首五言古诗。
乍出寒郊外,分明似坝桥。
合冰连断野,孤树入层霄。
瘦马还堪策,饥乌信可招。
一程兼百里。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喜得酒联句”,然后理解全诗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注意从标题、注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即可。 (1) 第一句“荒村难问市”,意思是说在荒僻的村落难以去集市上买些货物;第二句“古刹倒芳樽”,意思是说在古老的庙宇前倾倒美酒来祭祀神灵
【注释】 宿方寺:在洛阳东郊,唐睿宗时建。 三首:《宿方寺》为唐代王维的五言律诗组。 避嚣:避开尘世喧嚣。来野寺:来到郊外寺院。学静惯参禅:学习静心,惯于参悟禅理。般若台:相传为佛教大乘教派所创,又称“法云”。 台风:指佛教中的空性思想。静:佛教中修行者达到的一种境界。 多罗树:梵语音译,意为宝树。连:相连不断。 老龙:比喻高僧。寒剑影:剑光闪烁如寒龙之影。孤鹤:比喻高僧。茶烟:僧人品茗时的烟气
【注释】: 宿中方寺三首 其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七绝。宿方,指住宿在方丈室。便,通“便”,闲谈之意。茶膏,指茶叶熬成膏状的茶叶。真,纯正。破墙通月色,空阁接云亲:夜深,月光穿透墙壁洒满整个房间;空阁与云相接,仿佛云气从阁上飘过。切切笛中雨,浮浮瓮底春:笛声悠扬宛转,宛如细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瓮(瓦器)中的水像春天般泛起层层涟漪。五更清梦晓,门放欲来人:凌晨五更时分,我梦见自己在梦中醒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赏析诗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看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二是看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的形象;三是看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风格;四是看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此题时,首先指出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注释和整首诗的意思进行分析。如“有雨梧逾碧,无风竹自开”,意思是下雨后,梧桐叶更显翠绿,没有风吹动,竹子也自然地开放了。其中
【注释】 晚眺:傍晚眺望。 密云驱雨过,山为送青来。 密云驱走雨水,山峦送来青山。 犬吠行人住,牛奔牧竖回。 狗叫声中人们驻足,牛在奔跑中牧童返回。 好句随凉得,芳樽入夜开。 好诗句随着凉意获得,佳酿随着夜幕开启。 床头无所有,几卷旧书堆。 床头没有多余的物品,只有几卷旧书。 【赏析】 《晚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在夕阳西下之际
墨竹 一幅写真竹,依然老嫩茎。 不惊风雨梦,深倚雪霜明。 有影浓且淡,无根枯复荣。 诗魂偏入格,聊寄故人情。 注释与赏析 1. 一幅写真竹,依然老嫩茎。 - 注释:描述竹子的形态和特性。 - 赏析:通过“依然老嫩茎”表达了竹子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其本质始终如一。 2. 不惊风雨梦,深倚雪霜明。 - 注释:形容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和美丽。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风雨和雪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整体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重要的句子,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作答。 “登高穷暮景”的意思是登上高处眺望,尽目远望,直到日落西山的景色。登高,是登山的意思;穷,是极尽的意思;暮景,傍晚的景色。“云树郁苍苍”的意思是云烟缭绕树木茂盛。“牛饱眠烟草”的意思是耕牛吃饱了躺在绿油油的草上。这句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图
【注释】 和答云山塔寺小憩 其一:招提清欲水,不许点尘侵。 招提:寺院名。 清欲水:清澈的泉水。 不许点尘侵:不要让一点灰尘落在泉水中。意为保持水质的清洁。 径曲履痕薄:曲折的小路上,踩在鞋上的脚印很浅。 云封塔影深:云雾缭绕着塔的影子,显得非常深远。 佛说幻于古,人心巧似今:佛经中说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而人的心计却巧妙无比,与今天的人们相比毫不逊色。 几多朝市客,方寸有山林
披襟纳晚凉,微雨洒回廊。 松吼虬龙怒,稻翻云雾黄。 新词称绝唱,爽气协清商。 更到山城远,檐铃代击梆。 注释: - 披襟纳晚凉:展开衣襟迎接傍晚的凉爽。披襟,敞开衣襟;纳,接受;晚凉,指黄昏时分的凉意。 - 微雨洒回廊:细雨轻轻洒在回廊上。微雨,指小雨;洒,落下;回廊,古代建筑中曲折环绕的长廊。 - 松吼虬龙怒:指松树在风雨中发出怒吼声如龙一般威猛激烈。吼,大声呼喊;虬龙,传说中无角的龙;怒
【注释】 1. 寓松溪寺联句:作者与友人在松溪寺相聚,共赋诗作。联句,指两位或多位诗人同时赋诗,各成一章,相互唱和。 2. 立马:骑在马上。 3. 长风扫断桥:大风吹断桥梁。 4. 逢僧无故老:遇见的僧人没有什么原因而显得年老。 5. 磨石记前朝:磨石上刻有前朝的文字。 6. 崖古树遮目:山崖古老树木遮天蔽日,形容山高。 7. 台荒草没腰:台边荒芜草地淹没人腰,形容山高。 8. 鄙吝顿然消
郊行陪祀十首 其二 【注释】 1. 地旷心逾远,天寒气更清:形容诗人心情旷达、宁静,同时天气寒冷,空气清新。 2. 识时曾似雁,解语不闻莺:比喻诗人的心境高远,像大雁那样识时务,但不像莺鸟那样喋喋不休。 3. 公瑾元非酒,羊斟却怨羹:用典故表达自己的志向与行为不符,如同周瑜不是酒量好的人一样,而刘备却有刘备的才能,却因酒量差而被人嘲笑。 4. 宦情羁思并,怅怅此郊行: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复杂
【注释】郊行:郊外的行走。郊祀:帝王到郊外祭祀。厚颜思肉食:厚着脸去吃肥美的食物。数干支:用干支计时法计算日子。葭管:芦苇做的笛子,这里指笛子的吹奏声。昆明:传说中的神山,传说中有昆明池。闾阎(lǘyán):街巷。 【译文】在郊外行走陪祭,我厚着脸皮想吃肉。为什么还数干支配的日子?芦笛的声响让人增添愁绪。昆明待凿的池子,等待着我去开掘。奔波三天的路,只有几个人能了解。收取街巷里的事物
【注释】 郊行陪祀:指参加祭祀。郊祀是古代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所举行的祭祀天地的仪式。 乾坤:指天地,也泛指国家。 墙头:墙上的花。 先几:预先。催草木、候气蛰龙蛇:意思是说,天有气象的变化,就预先让花开放。“候气”,指节气变化。蛰,藏伏。龙蛇:指冬眠的动物,这里指动物蛰伏,比喻潜伏的人或事。 塞上翁:边关的老者。塞上:边远之地。难识:不容易识别。 垆边:酒垆(luǒ),古时候卖酒的小摊
【释义】 我教导儿子要祈望忠心报国,希望辅佐君王匡扶社稷。 我本来不是为了追求富贵荣华,但我的忠心终被朝廷所赏识。 头上乌纱帽新笼着头发,身着霞绡衣稳重得体。 焚香展开玉轴,抬头仰望是皇帝的御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句“教子祈忠国”,点明全诗题旨;次句“匡扶愿显亲”,承上启下,既表明了诗人的抱负和志向,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第三句“元非博富贵”,直抒胸臆
【注释】 陶纯甫:即陶渊明。 两县野棠合:两个县的野地,棠树长得茂盛;合,聚集。 西曹旧案多:旧时西曹的案件很多。 濠梁遗好伴:濠上(水边)有好友相伴。 薤露踏哀歌:薤露是古代丧歌的名称;踏,指唱挽歌。 宿草:墓前的草。 【赏析】 前四句写对陶纯甫的悼念,后四句写自己对陶纯甫的追忆。开头两句“纷纷入世路,生死竟如何”,诗人在感叹人生之无常,生死之无常的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陶纯甫的思念之情
【注释】 挽白司厅表之:白公,指白居易。司厅,官名,即太仆寺卿。白司厅,指唐白居易。表之,写表,上奏朝廷,请求追赠官职。 世为衣冠重,文兼道义名:世人都看重您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誉(“冠”通“贵”,尊贵),您的文章兼具道德和正义的名声。 夏官思赞理,天部写铭旌:夏天的官署里思念你治理政务,秋天的天空中写下你的颂词(“赞”通“谥”,“旌”通“铭”),来表达人们对你的怀念之情。 夜月秋亭古,春风晚棹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