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未到黔阳,我忆黔阳路。
黔阳道路入楚云,他日云中会有君。
君今向何处,还望天台树。
天台路绕万重山,白水穿山流日暮。
君归不得住,我归恐君去。
君去鸣琴隔湘烟,飞声直到君王前,呼取调舜弦。

【解析】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王维与友人吴生一同被贬谪至黔中道。此诗是作者在送别友人吴生时所写。全诗通过描绘黔中道的山水风光,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译文】

你还没有去到黔阳,我就想起了那条通往黔阳的路了。

黔阳的道路通向云中,他日云中定会见到您。

你现在到哪里去?还望天台树。

天台路绕万重山,白水穿山流日暮。

你回去住不得,我回去恐怕你会走。

你离去后弹琴隔湘烟,飞声直上君王前,呼取调舜弦。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意。第二句由“我忆”二字引出“君未到黔阳”,为下文作铺垫。第三句承上启下:“他日云中会有君”,既写出诗人对友人远赴黔中的担心,又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祝愿。第四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五、六两句互文见义,意思是说:你今天要去何处呢?还望天台山有棵大树。这里既是对友人远行的嘱托,又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忧虑。“还望”一词,不仅表明了自己希望友人早日归来的愿望,而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还望”一词也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别的现实。“天台”二句以景结情,用笔简洁而含蓄。“万重山”三字既写出了山的高大,又表现出山的高峻;“白水”二句则写出了水之清澈,更表现了水的清幽。这两句既点出了天台山的地势,又表现了黔中道的秀丽景色,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友人归期不能确定的无奈心情。“君去鸣弦隔湘烟”一句,既写出了友人离开的情景,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不安。“君归不得住”一句,既表明了诗人无法挽留的无奈,又表现出他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我归恐君去”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归期的担忧,又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整首诗歌通过对友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君未到黔阳,我忆黔阳路

黔阳道路入楚云,他日云中会有君

君今向何处,还望天台树

天台路绕万重山,白水穿山流日暮

君归不得住,我归恐君去

君去鸣琴隔湘烟,飞声直到君王前,呼取调舜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