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城西路,双林拥贝宫。
鸟啼禅榻静,花散佛衣红。
山堕明湖里,人游碧落中。
五云飞北极,江尽望无穷。
【注释】
-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始建于东晋时期,是南朝时期的著名寺院。
- 双林:佛教语,指佛祖成道时,在灵岩山上的竹林中悟道。
- 禅榻:佛教用语,指和尚打坐用的木制坐具。
- 明湖:即南京玄武湖。
- 碧落:佛教语,指天空。
- 五云:古代传说中仙人所乘之车。
- 北辰:古人以北极星为北辰。
- 江尽:长江水尽。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京鸡鸣寺风景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鸡鸣寺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以及人文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二里城西路,双林拥贝宫”,描绘了南京城墙西侧的双林寺(又称鸡鸣寺)及其周边环境。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鸡鸣寺所处的地理位置,并通过“双林”一词,暗示了其规模之大,如同两座树林环绕着一座宫殿,展现出寺庙的庄严与神秘。同时,“贝宫”一词也增添了几分古意和文化底蕴。
“鸟啼禅榻静,花散佛衣红”,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鸡鸣寺内的宁静景象。在鸟儿的啼鸣声中,禅榻显得格外安静,仿佛能听到时间的声音;而花瓣随风飘散,落在佛像的衣襟上,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这里的“禅榻”和“佛衣红”都是对鸡鸣寺内景的细致刻画,既表现了寺庙的宁静,也透露出一种庄重祥和的气息。
第三句“山堕明湖里,人游碧落中”,诗人以“山堕明湖里”形象地描绘了鸡鸣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山峦倒映在清澈的湖畔,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而“人游碧落中”则描绘了人们在这座寺庙中的活动,人们穿梭于佛堂之间,感受着佛教文化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鸡鸣寺的自然美景,还体现了人们在此游览时的喜悦心情。
尾句“五云飞北极,江尽望无穷”,诗人以“五云飞北极”作为收尾,象征着佛教的普渡众生、无边无际的慈悲精神;同时,“江尽望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这句诗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启示和联想空间。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境,将南京的鸡鸣寺及其周边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自然景观、建筑特色以及人文氛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和领略江南山水之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