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雕轮集,千门火树春。
听儿歌丽曲,不自踏香尘。
月傍青楼久,花开紫陌新。
犬戎生蓟北,羞作太平人。

五夜雕轮集,千门火树春。

听儿歌丽曲,不自踏香尘。

月傍青楼久,花开紫陌新。

犬戎生蓟北,羞作太平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感春

  • 五夜雕轮集:形容节日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
  • 千门火树春:指家家户户门前都挂满了灯笼,整个城市沉浸在春天的喜庆之中。

第二句

听儿歌丽曲:听着孩子们唱着美丽的歌曲。

  • 丽曲:美好的旋律或歌词。

第三句

不自踏香尘:不自觉地走在香气弥漫的道路上。

  • 香尘:指路上飘散的花香。

第四句

月傍青楼久:月亮陪伴着明亮的楼阁久久未移。

  • 青楼:古代指供人们游乐的场所,此处可能是指歌舞升平的场所。
  • 月久:长时间,长久。

第五句

花开紫陌新:紫色的路旁开满了花朵,呈现出一派新鲜景象。

  • :古代的道路。
  • 紫陌:指紫色的道路,这里可能比喻春天的道路。

第六句

犬戎生蓟北:北方边境出现了犬戎族入侵的事件。

  • 犬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曾对中原地区造成威胁。
  • :出现,发生。

第七句

羞作太平人:不愿意成为太平时期的一分子。

  • :害羞、羞愧。
  • 太平人:指在和平时期生活的人。
  • :成为,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繁华场景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繁华背后隐忧的思考和感慨。首四句以视觉和听觉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美丽,而“听儿歌”和“月傍青楼久”两句则引入了人物的情感活动,使得整首诗生动活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最后四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代的珍惜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忧虑。全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也透露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