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人得宝玉,观者入五都。
置之夜庑下,光掩隋侯珠。
举家怪且怖,弃之远市墟。
若无邻人识,至宝空长吁。

注释:

《遇兴七首》其三:魏人得到一块宝玉,观赏的人进入京城五都。放在夜里的廊下,光彩掩盖了隋侯珠。全家感到奇怪又害怕,抛弃它到远方的集市。如果没有邻居认识,珍贵的宝物白白长吁。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块被丢弃的宝玉的故事。魏人得到这块宝玉后,在京城五都展示,光芒四射,掩盖了隋侯之珠的光辉。然而,当他将这块宝玉带入家中后,全家人都感到惊讶和恐惧,认为这宝玉非同寻常,最终决定将其遗弃,远离市场。如果没有人认识这块宝玉,那么这个珍贵的宝物就会像长吁短叹的一样,默默无闻地消逝。这首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心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