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身项籍竟何成,不过区区亚父称。
若使当时身入汉,良平之次定书名。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此诗首句“委身项籍竟何成”,点明范增的遭遇;次句“不过区区亚父称”,表明范增只是项羽手下的谋臣而已,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的成功。这两句是说,范增虽然忠心耿耿地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最后却没有能够成功。所以诗人说“委身项籍竟何成”!范增在项羽手下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所以说“不过区区亚父称”。
三、四句是说,如果范增当初能跟随刘邦入汉,他一定不会比张良差,一定会像张良那样名垂青史。范增与张良都是辅佐帝王建立大业的著名谋臣。范增曾对项羽进言:“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利好美姬。”项羽听后十分愤怒,便将范增多加拘留起来。后来,范增离开鸿门宴上刘邦一行,投奔项梁,并劝说项梁起兵反秦。当楚军进入关中时,范增向项梁建议:“秦灭周室,而齐人往救之:大破秦军,复王故地,愿将军立楚宗庙社稷;今项氏,世宰阳城,有北道助寡人者,以德归之,无爱死!”但是,项梁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后来,当陈胜起义之后,项梁又采纳范增的建议,率兵北上,与秦军交战。由于范增的建议,项梁终于打败了秦将章邯,建立了根据地盱眙东面的属邑苦县(今河南夏邑县)。接着,项梁又率兵进攻襄强,襄强已降。这时,陈涉已死,其侄陈胜自立为王,派武信君前来招降。于是,范增就劝请项梁杀掉武信君。项梁不从,范增就离项梁而去。后来,陈胜失败,项梁也战死疆场。项梁死后,其子项燕继位为楚王。范增就投到项燕军中,并说服燕王尊楚怀王为义帝。不久,赵、魏、韩、田都背叛了义帝。范增见势不妙,便离开项燕而去,去投奔项羽。这时,项羽已经占领了六国的大片领土,而且兵强马壮。于是,范增就劝说项羽杀了宋义。因为范增认为宋义是个庸碌无能的人,所以他才劝项羽杀掉宋义。可是,项羽却不听范增的建议。于是,范增就离开项羽而去,投奔到彭越军营中去。后来,范增又回到项羽身边,劝说项羽攻打荥阳。可是,项羽却不听从范增的建议。于是,范增只好离开项羽而去,投奔到齐国去。这时,项羽正在围困荥阳。项羽听说范增要去投奔齐国,就派人把他叫回来。范增不肯服从项羽的命令。项羽大怒,把范增囚禁起来。后来,韩信乘机袭击楚国后方,杀死楚国大将龙且,并占领其军粮重镇睢宁。项羽闻讯,急忙带兵前往解救。这时,范增又劝说项羽放走龙且。项羽不听范增的劝告。后来,韩信又在垓下包围了项羽军队。项羽突围未成,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时,范增又劝说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听范增的劝告。范增见形势危急,只得逃离项羽而去。最后,范增来到留侯张良家裹。此时,张良正好在家休息。于是,张良就问范增来干什么。范增回答说:“我听说沛公要攻取咸阳,想夺取天下霸主的地位。你为什么不早点劝项王听用我的计谋呢?”张良说:“您曾经和项伯有过交往吗?”范增回答说:“有过交往。我和项伯都是老朋友了。”张良又问:“您和项伯有过交情吗?”范增回答说:“我和项伯也是好朋友。”张良听了这话以后,感到奇怪。于是,他问:“您和项伯有什么深仇大恨呢?”范增回答说:“我和项伯本来没有什么仇恨,只是因为项伯是项王的叔父罢了。如今,事情急迫,请你替我转告项王,希望他不要杀害有功之臣!”张良听了范增的话以后,赶紧去找项羽。可是,项羽已经拒绝范增的要求,杀了范增加封他为平国君。张良心想:范增既然已经被杀死了,那他一定是有罪才被杀的啊!于是,张良赶快去见项羽说:“您杀范增,是有罪的行为啊!”项羽听了张良的话以后,勃然大怒,骂道:“竖儒!你为什么这样说话?我之所以不用范增的话,是因为我以为他老而无用罢了。”可是张良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不然。君王之所以不用范增的话,是因为他认为范增老了而又无能罢了。”项羽听了张良的这些话以后,心里很不高兴。可是,他又不好当面指责张良。于是,他就对张良说:“天下事有大乱,诸侯豪杰纷纷争夺天下。我之所以敢率兵西征,就是因为先入咸阳的大王您的缘故。然而今天,您又让我杀范增!您认为我怎么样才能使天下安定下来呢?”张良听了项羽这番话以后,心里感到很惭愧,于是就说:“您想安定天下,只有靠宽厚待人才行。如果您能够宽厚待人,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项羽听了张良这句话以后,觉得有理,于是便下令赦免了黥布等七人的罪名,并赐给他们金帛。同时命令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原处去休养生息。项羽还命令各诸侯大臣们到他这里来朝拜。项羽又命令樊哙等人去督修临淮郡的城墙;命令灌婴等人去修筑城池和运粮草;命英布领兵屯驻在京口城附近;命刘贾为别部将车领兵屯驻在九江郡一带。项羽又派陈平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去游说那些不肯归顺的诸侯大臣们;又命令曹咎驻守成皋以监视各路诸侯大臣们的动向。项羽于是率军回师驻扎在彭城。
赏析:
这首诗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文字,它记载了范增一生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先是在项梁麾下作为谋士,后来又成为项燕和项羽的重要谋士。
范增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是他辅佐项羽的时候。当时,他不仅担任军事参谋、顾问和助手的角色,而且还是战略决策和指挥的核心成员。因此,在项羽的军队中,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范增,项羽就不可能成为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
尽管范增在项羽的军队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相反,他却遭受到了许多挫折和打击。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项羽的性格过于刚愎自用和骄傲自大;二是他与其他将领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
范增仍然忠诚地为项羽服务了近十年时间。他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展。然而,最终他仍然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当项羽败亡之时,他也选择了自杀以谢罪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