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别我去潇湘,三见春风总断肠。
此日燕山重相忆,碧桃又吐小园香。
燕山寄弟原启
金陵(今南京)别我去潇湘,三见春风总断肠。
此日燕山重相忆,碧桃又吐小园香。
【注释】:
金陵:指南京,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潇湘:指湖南。
碧桃:一种颜色鲜艳的桃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前两句写送行时依依惜别的深情,后两句写远在他乡怀念亲人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
金陵别我去潇湘,三见春风总断肠。
此日燕山重相忆,碧桃又吐小园香。
燕山寄弟原启
金陵(今南京)别我去潇湘,三见春风总断肠。
此日燕山重相忆,碧桃又吐小园香。
【注释】:
金陵:指南京,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潇湘:指湖南。
碧桃:一种颜色鲜艳的桃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前两句写送行时依依惜别的深情,后两句写远在他乡怀念亲人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
【注释】 忆别 :怀念分别。 金陵 :指南京,今南京市。金陵城在三国时曾建都于此。 那胜 :胜过。 手足 :比喻亲爱之情。 泪县棠棣雨 :语出《诗·小雅·常棣》“棠棣之华,曷不肃雍。”棠棣是两种树名,这里借指兄弟。 肠断 :悲痛到了极点。 姜被 :古代的一种被子,用姜皮制成。 清宵 :深夜。 璠玙 :美玉。这里借指贤能之士。 姜被清宵冷 :以姜被喻人,表示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瑶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月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想象,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问嫦娥:向嫦娥询问。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常以美丽、孤独的形象出现。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问”字引出了对嫦娥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嫦娥的好奇和赞美之情。 2. 试将杯酒问嫦娥:诗人用酒杯向嫦娥敬酒,以此表达对嫦娥的敬意。酒杯象征着友谊和敬意,而嫦娥则代表着神秘和美好
【注释】 过太湖:指从江苏、浙江一带经过太湖。 滔滔:形容波涛浩瀚无际,汹涌澎湃的样子。 三万六千馀顷:三万多平方里,这里泛指广阔的水域面积。三水:指太湖的东、西、北三支江流。 三江:指太湖的东、西、北三支江流。飞湍:奔腾急流的水。 霜橘:经冬霜打后的柑橘。金千树:用“千”形容数量之多,形容洞庭湖一带盛产的柑橘。 寒蟾:月中的蟾蜍,传说月中有玉兔。玉一丸:用“一”形容月光如玉,洁白无瑕
诗句释义: 1. 京国长年振辔游:在京城(国家)长时间骑马出游。振辔意为驾驭马匹,这里形容诗人常年在朝廷中游历。 2. 承恩今去省松楸:接受皇帝的恩宠,现在去祭拜已故的父亲(松楸指坟墓)。承恩表示得到皇帝的恩宠或信任,而省则是祭拜的意思。 3. 上林莺送春风酒:春天的景色让人愉悦,上林苑的黄莺送来了春天的美酒。上林是古代皇家园林的名称,莺即黄莺。春风酒指春天的气息和美酒。 4.
【注释】东吴:今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郡,指郡治所在地。年深:岁月长久。三首:诗的标题,表示作者有《东吴述怀》三首诗。三省:周代分天下为九州,每州设三监,称“三监”,是周朝的监察机构。这里借指朝廷。四知:语出《论语》,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说,一个有修养的人,应当把学习当作乐事而忘了吃饭时间,把为社会做贡献当作乐趣而忘记了忧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每句话进行赏析,然后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伴梅菊”,是说自己也喜欢梅花和菊花。“寒梅”“黄菊”都是诗人所欣赏的,这两句写自己对梅花和菊花的喜爱。“篱边墙角”句,写菊花,说菊花在篱笆旁墙角处盛开,在秋日中独放光彩;“雪际霜馀”,写菊花,说在大雪或残雪之后,菊花仍然傲然开放
【注释】: 忆别四首:作者在长安回忆金陵时与儿子分别的情景,作诗以表达思念之情。 忆:回忆。 别:离别。 金陵:今江苏南京。 吾儿:指作者的儿子。 岁始三:年纪开始记事。 容嶷嶷(yī):容貌端庄而美丽的样子。 学语:学习说话。 舌喃喃:口齿不清。 麟(lín)誉:麒麟的美誉。这里比喻有才德的人的声誉。 豚犬:小猪狗。比喻无才德的人。 惭:羞愧。 帝里:京城,这里指长安。 说:讲述。 周南
【赏析】 黄宗豫是宋代名臣,曾任户部尚书,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曾祖黄德舆曾任太常卿。祖父黄庶曾任工部郎中,父黄湜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黄宗豫在政坛上历官至参知政事,人称“黄参政”。这首诗是庆贺其八十寿辰的祝寿词。 诗一开篇即写人生七十已是高龄,今喜闻黄宗豫近九旬。这既是祝贺之辞,又寓有自谦之意。“古稀”一词,本指七十岁,这里用它来泛指高龄。“喜”,喜悦、高兴。此句意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任江陵司马期间所作,共三首。 “为客东吴郡,民艰日转深。” 这是第一句诗。意思是说,我是东吴郡的客人,那里的人民生活困苦,日益加重。 “抚躬惭食禄,汗颡愧腰金。” 这是第二句诗。意思是说,我扪心自问,惭愧我领取俸禄,惭愧我在腰间悬挂黄金。 “愿广乾坤泽,均濡草木心。” 这是第三句诗。意思是说,我渴望能广泛地给百姓以恩泽,让天下万物都能受到滋润。
【注释】忆别:怀念别离。金陵:今南京市。春风二月时:春风吹拂的二月时节。求:寻问。朋:朋友。莺语:黄鹂鸣叫。燕飞迟:燕子飞行迟缓。北邸:北方官邸。俄:不久。南归:向南回归家乡。未卜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暮云思:傍晚时分思念远人。 【赏析】此诗写对南方友人的怀念。首联写诗人在金陵与朋友相别,正值春风二月之际,故有“莺语”与“送客”,颔联写送别友人,友人匆匆离去,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燕子飞去
注释:在黄金台午日这天,我在端阳节这天值勤。榴花雨刚停,白昼的时间就变得很长了。我抛下离骚,寻找枕头和被褥,做一场清梦,进入潇湘。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在端午节期间值班的士兵的所见所感。他感叹时光易逝,生活忙碌而短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端午时节的美好景象,也反映了士兵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注释:在河东(今山西永济县)我常常夜夜望着河西,眼睛望穿却看不见你的踪影,心里十分痛苦。 灵驭:指织女星。幸:希望。 天鸡:指报晓的鸡鸣。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七夕之夜怀念妻子之作。诗中以织机旁的牛郎、织女为题,通过写对远别的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首句“河东”,即河之东面,点明作者在河东,而“河西”则代指妻子所在的河西。第二句“目断心摧”,直抒胸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此诗首句“委身项籍竟何成”,点明范增的遭遇;次句“不过区区亚父称”,表明范增只是项羽手下的谋臣而已,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的成功。这两句是说,范增虽然忠心耿耿地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最后却没有能够成功。所以诗人说“委身项籍竟何成”!范增在项羽手下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所以说“不过区区亚父称”。 三、四句是说,如果范增当初能跟随刘邦入汉,他一定不会比张良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过审题来理解内容,把握诗中景物的特点和情感,同时要注意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昔年归去觐松楸”“里社亲朋共劝酬”等,注意这些词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诗句的字数要求。 此题中,第一句“昔年归去觐松楸”,意思是去年离开京城回到家乡,到墓地拜谒了父亲;“里社”是古代乡村的祭祀土地之神的地方,“亲朋”指的是亲朋好友
注释: 忆昔云帆过洞庭,万竿烟雨鹧鸪鸣。 ——回忆曾经乘着船帆渡过洞庭湖,在万竿烟雨中听到鹧鸪的叫声。这里是用典,以洞庭湖的景色来比喻自己的仕途生涯。 如今却向图中看,无限新情与旧情。 ——现在却只能通过画作来欣赏,其中充满了新的意境和旧的情感。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画诗,诗人借画来抒发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首联回忆了当年渡洞庭湖时的景象;颔联则写出了如今只能在画中看到这些景物
【注释】 月月红:用“月月”形容红色,这里指红色的花朵。 仙子:仙女。 凌晨:天刚亮的时候;早晨。 理醉容:整理妆容。 馀脂都洒绿云丛:把脸上的胭脂全部涂在了绿色云朵般的眉毛上。 阊阖(chānɡhé):传说中的天门,即天宫之门。 吹散:风一吹就把花吹掉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对赵侍郎所藏一幅《月月红》的题咏之作。诗人以“月月红”为名,既赞美了画作之美,又寄托了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