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罅源泉涌,方池莹欲流。
不缘阴火烈,那得沸汤浮。
造化元相煽,薰蒸岂自由。
吾方厌尘垢,洗濯故淹留。
千山温泉的第二首诗如下:
石罅源泉涌,方池莹欲流。
不缘阴火烈,那得沸汤浮。
造化元相煽,薰蒸岂自由。
吾方厌尘垢,洗濯故淹留。
注释及赏析:
石罅源泉涌,方池莹欲流。(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流出,清澈明亮,仿佛在水面上流动)
注释:石罅,指的是岩石的缝隙。源泉,指泉水的源头。涌,指冒出来的意思。方池,方形的水池。莹,形容水清澈透明。欲流,似乎在流动的样子。
赏析:诗人用“石罅源泉涌”来描绘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流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接着以“方池莹欲流”进一步描绘了泉水清澈透明的特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不缘阴火烈,那得沸汤浮。(如果不是因为阴火炽热,那沸水怎么可能浮在上面?)
注释:阴火,指地下的热能或火气。烈,强烈、热烈的意思。沸,沸腾的状态。汤,这里指沸水或热水。浮,漂浮的意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人认为,如果没有阴火炽热的力量,那么沸水就无法产生向上的力量而浮在水面上。这也是一种对自然界力量和平衡的赞美。造化元相煽,薰蒸岂自由。(大自然的造化原本就有一种煽动的作用,熏蒸的过程岂能是随心所欲的?)
注释:造化,指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成。元相煽,表示一种自然而然的煽动作用。薰蒸,指物质被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岂自由,表示不是随意的或不受控制。
赏析: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和变化的自然规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天然力量的影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尊重。吾方厌尘垢,洗濯故淹留。(我正讨厌尘世的污垢,所以选择洗去身上的尘埃)
注释:吾,指诗人自己。方,刚刚。厌,厌恶,这里指讨厌。尘垢,指世俗的污垢和污染。洗濯,指洗涤清洁。故,因此。淹留,停留的意思。
赏析:诗人通过“洗濯故淹留”表达了自己的内心追求和人生态度。他厌倦了尘世的污垢和污染,选择通过洗涤来净化心灵,寻找内心的安宁和平静。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