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州跨江左,山水天下奇。
花屏列东壁,黄罗倚西陲。
天都向北峙,城阳肆南驰。
云边簇蚕头,屋外匀蛾眉。
所以林泉士,嗜山如嗜饴。
岚光滴阑楯,翠暧沾檐楣。
如何犹未足,爱此朽蚀遗。
一拳势瑟缩,咫尺形嵚𡼭。
被以青菖蒲,浊以寒涟漪。
想无六鳌载,应有群蚁窥。
栋梁不见取,匠斧那能施。
只被风雨厄,流弃荒江湄。
兹焉遇赏识,可喜亦可悲。
真山自足玩,假山亦奚为。
羡子久成癖,而我昧未知。
意欲架穹窿,入窗影参差。
酒狂喝群山,端拱于庭墀。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木假山的美景。诗人通过对木假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木假山为吴维新赋:(吴维新)这是一首关于木假山的诗,作者是吴维新的诗作。
  2. 歙州跨江左,山水天下奇。(歙州)位于安徽省南部,这里有壮丽的山水景色。
  3. 花屏列东壁,黄罗倚西陲。(东壁和西陲)这里指的是山的两侧,花屏和黄罗分别指代了山上的花朵和黄叶。
  4. 天都向北峙,城阳肆南驰。(天都和城阳)这里的天都是指山,城阳则是指南方的阳光。
  5. 云边簇蚕头,屋外匀蛾眉。(云边和屋外)这里的云边和屋外都是形容山上的云雾缭绕,像蚕丝般细密,又如蛾眉般美丽。
  6. 所以林泉士,嗜山如嗜饴。(林泉士)这里的林泉士指的是喜欢山林的人,嗜山如嗜饴则形容他们对山的喜爱如同喜爱甜食一样。
  7. 岚光滴阑楯,翠暧沾檐楣。(岚光和翠暧)这里的岚光和翠暧都是形容山上的雾气和绿意,滴阑楯和沾檐楣则是形容雾气和绿意仿佛从栏杆上滴落,覆盖在屋檐上。
  8. 如何犹未足,爱此朽蚀遗。(如何和爱此)这里的如何和爱此都是形容对这木假山的喜爱之情,而朽蚀遗则表示这木假山虽然已经破旧,但是依然让人喜爱不已。
  9. 一拳势瑟缩,咫尺形嵚𡼭。(一拳和咫尺)这里的一拳和咫尺都是形容山峰的形状,瑟缩和嵚𡼭则是形容山峰仿佛在颤抖,又如同山峰的形状奇特。
  10. 被以青菖蒲,浊以寒涟漪。(被以和浊以)这里的被以和浊以都是形容山峰的颜色,青菖蒲和寒涟漪则是形容山峰上的苔藓和流水的声音。
  11. 想无六鳌载,应有群蚁窥。(想无和应有)这里的想无和应有都是表示对山的猜测,六鳌载和群蚁窥则是形容山中可能有六只鳌鱼和一群蚂蚁在观察。
  12. 栋梁不见取,匠斧那能施。(栋梁和匠斧)这里的栋梁和匠斧都是形容对山的雕刻,不见取和那能施则是形容无法完成对山的雕刻工作。
  13. 只被风雨厄,流弃荒江湄。(只被和流弃)这里的只被和流弃都是形容对山的命运,风雨厄和流弃荒江湄则是形容山在风雨中遭受厄运,最终被抛弃在江边。
  14. 兹焉遇赏识,可喜亦可悲。(兹焉和可喜)这里的兹焉和可喜都是表示对山的遭遇,赏识和可悲则是形容山虽然被赏识,但是却也有着悲哀的命运。
  15. 真山自足玩,假山亦奚为。(真山和假山)这里的真山和假山都是形容山的种类,自足玩和奚为则是表示真山可以独自欣赏,而假山却没有什么意义。
  16. 羡子久成癖,而我昧未知。(羡子和昧未知)这里的羡子和昧未知都是表示羡慕别人对山的喜好,成癖和不知则是表示自己却不知道这种喜好。
  17. 意欲架穹窿,入窗影参差。(意欲和入窗影参差)这里的意欲和入窗影参差都是表示想要把这座山架起来,使其影子在窗户里显得参差不齐。
  18. 酒狂喝群山,端拱于庭墀。(酒狂和端拱于庭墀)这里的酒狂和端拱于庭墀都是形容自己的行为,喝群山和端拱于庭墀则是形容自己在喝酒时会喝到许多山的影子,然后坐在院子里静静地观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