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念皋陶直,平反信早孚。
星辰摧贯索,勋业托耕锄。
云著连山易,阿成卧佛图。
清时询黄发,未易守菰芦。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炼字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郑元岳司寇解网志喜”是第一句,交代了诗人的身份以及心情。“亦念皋陶直,平反信早孚。”第二句,点明了诗人的志向,即以公正无私之心治理国家。“星辰摧贯索,勋业托耕锄。”第三句,用星辰和耕锄作比,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为官清正,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云著连山易,阿成卧佛图。”第四句,用连山和卧佛作比,表达了自己功成名就的喜悦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洁情操。“清时询黄发,未易守菰芦。”第五句,说自己身处盛世,应该为国家效力,不能只顾个人享受。最后两句是结尾,作者以“黄发”“菰芦”作结,意在勉励当权者应效法先贤,不贪恋权势,而应勤于政事,为百姓谋福利。
【答案】
①郑元岳:名不详。司寇: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来的大理寺卿或刑部尚书;司寇司,指司法机构。②解网:解除渔网,比喻罢黜奸佞小人。③皋陶:相传舜时掌管刑法的官员;直:正直。④贯索星: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有好有坏,好的称“德星”,坏的叫“刑星”;这里指天象。⑤耕锄:耕田除草的工具,这里比喻勤劳耕作的事业。⑥连山易:传说中黄帝时造的八卦图,后演变为《连山易》。⑦阿成:指阿育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弟子之一。⑧菰(gu)芦: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如竹叶,根如芋根,可食。⑨黄发:指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黑,喻指长寿;菰、藜(qí):两种植物名,均耐寒,可食。⑩清时:清明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