鹯凤亦难必,肉咮化大拳。
上功凭枉棒,下考等重渊。
哭虎将焉避,捕蛇亦岂全。
司勋无定论,少府量金钱。
【注释】
鹯:一种猛禽。咮:鸟嘴。上功凭枉棒,下考等重渊:上功即做官有靠山,枉棒指冤枉的棍子;下考是受罪的深渊。司勋是管理官吏的官署,少府掌管钱财。
【赏析】
诗中以“鹯”比喻奸邪小人,“肉咮”比喻贪官污吏。诗人借这些比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慨之情。
首句“世事有可忧叹者”,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情。接着,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败,如“鹯凤亦难必”,“鹯”是一种恶禽,这里用来比喻那些为非作歹、危害社会的坏人;“肉咮化大拳”,“肉咮”是指贪官污吏的嘴,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欺压百姓、鱼肉人民的贪官污吏。这些形象的语言不仅描绘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败,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之情。
在第二句中,诗人再次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揭示社会现实的残酷与无情。如“上功凭枉棒”,“上功”在这里指的是做官有靠山,而“枉棒”则是指冤枉的棍子,这里用来形容那些依靠权势、横行霸道的人。“下考等重渊”,“下考”是指受罪的深渊,暗喻那些遭受不公正待遇或被陷害的人。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关注。
第三句“哭虎将焉避”,进一步揭露了社会现实的恐怖与残忍。这里用“哭虎”来形容那些凶残、残忍的人,他们如同恶虎一般凶猛,让人感到恐惧。而“将焉避”则是指面对这样的存在,人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也表达了他对人们的关心和希望。
最后一句“司勋无定论”,诗人以“司勋”一词结尾,暗示了官场中的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现象。他呼吁有关部门要公正地处理案件,不要因为权力或金钱而偏袒某个人。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表达了他对公正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之情。同时,诗人也呼吁人们要勇敢面对现实、追求公正,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