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下寒鱼入馔鲜,红炉画阁火频然。
灵椿不改青青操,自是春秋过八千。

【注释】

怡亲堂:宋代程颢和程颐的家庙,位于河南洛阳。四时诗:四季中写的诗。临川:指江西抚州,程潜麟的故乡。程潜麟:即程颢。程潜麟赋:程潜麟为四时诗写的序。其四:第四首诗。冰下寒鱼入馔鲜:冰下面的鱼,在冬天被用来做菜(鲜)。红炉画阁火频然:红色的炉子上,画有亭台楼阁,火光闪烁。灵椿:指松树,松树经风霜雨雪依然常青。自是春秋过八千:自然就是经历了春秋两季八千年。

【赏析】

这首诗是程潜麟为程颐所作的四首诗之四。程颐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一生以讲学传道为己任,他的《明心论》和《定性说》等著作都曾对当时学术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程颐在哲学上提倡“性即理”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只要人能够克服私欲,就能达到天理的境界。这首诗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首句“冰下寒鱼入馔鲜”,是说寒冬腊月里的鱼虽然已经冰冻了,但它仍然是新鲜的。这一句既写出了冬捕的鱼,也表现了诗人对程颐为人处世原则的高度赞赏。接着第二句“红炉画阁火频然”,是说红炉上画有亭台楼阁,火苗闪动,十分美丽。这里写景生动形象,色彩绚丽多彩,富有生活气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中。

后两句:“灵椿不改青青操,自是春秋过八千”。意思是说松树即使经受了风吹雨打、严寒冰雪的考验,它仍然保持自己的绿色和坚强的性格。这里诗人用自然界中的松树来比喻程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韧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自是春秋过八千”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说明。这里的秋天和春天分别代表了程颐人生的前半生和后半生两个阶段,而“八千”则指的是程颐从青年时期开始一直到生命的终点,一共度过了八十多年的时光。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邃,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爱之情和对朋友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