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园喻桑户,郑圃称杨朱。
岂无王者乐,孰与真人居。
大钧播群象,品汇盈寰区。
偶然值为人,禀此七尺躯。
营营一生内,十九婴忧虞。
欢爱苦不长,劳悴乃有馀。
冠裳槛沐猴,钟鼎罗爰居。
三旬亮已多,百年亦奚娱。
风霜遍项颔,尘垢盈眉须。
齿发谅非坚,金石犹可渝。
七十二圣君,百千亿庸愚。
参差就黄土,转盼随丘墟。
安期信茫昧,松子难觊觎。
何如一宿觉,大梦伸蘧庐。
陶公制哀挽,王孙却衣襦。
伟哉哲人见,我心获所如。
死生固有命,寿夭讵足虞。
戚戚儿女仁,毋乃曲士拘。
愿言勖明德,今古流芳誉。
乐哉白云丘,万代同斯须。

余既不上春官燕中,遂有传余病不起者。孟韬方就试,辄于院中大恸。王次公过,瀫水为余言。余闻剧喜,命酒索笔赋此寄孟韬

【注释】:

①不:通“弗”,没有。

②春官:古代中央的官职名称,此处泛指朝廷。

③遂:于是。

④有:同“又”。

⑤孟:指孟尝君。

⑥方:正在。

⑦瀫水:用热水浇湿。

⑧剧:戏剧。

⑨命酒:命令喝酒。

⑩瀫:同“洒”,洒水。

⑪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人,世称靖节先生。

⑫云丘:山名,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⑬七十二圣君:指历史上的七十二位君主。

⑭百千亿庸愚:意谓天下百姓,千千万万,都是愚昧无知的普通人。

⑮参差:参差不齐。

⑯安期、松子:均为道家传说中的仙人。《神仙传》记载,东方朔遇仙人安期生,授以长生之术。而松子是道家炼丹所用的材料之一,常被用来比喻仙药。

⑰一宿觉:一夜之间觉悟,即睡梦中醒来。

⑱蘧庐:指蘧草,古书上说这种草可以使人清醒。

⑲陶公:陶渊明。

⑳王孙:王公贵族之子。

㉑哲人见:明智的人见到。

㉒所如:所追求的。

㉓死生固有命,寿夭讵足虞:生死自有天命,寿命长短又何必担忧呢?

㉔戚戚儿女仁:忧虑子女的仁慈。

㉕曲士拘:迂腐之人。

㉖勖:勉励。

㉗流芳誉:留芳千古的美名。

㉙乐哉白云丘:多么快乐啊,像白云一样高远。

㉚万代:指永远。斯须:片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生命和死亡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诗的前四句表达了作者因身体不佳而无法参加朝廷考试的痛苦。第五至第七句写孟韬听到这一消息后,在院中大恸,表现出他对朋友的关心与牵挂。第八句则点出了孟韬即将赴考的消息。接下来的八句,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第九、十句,诗人用“偶然”和“禀此七尺躯”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的一生如同短暂的一瞬间,容易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第十一至十三句,诗人进一步指出,人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总是过于关注外在的事物,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第十四句,诗人用“三旬”、“百年”等词语,强调了人生短暂的事实。第十五句则通过描述人生的起落变化,来表达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第十六、十七句,诗人以自然界中的风云变幻,来比喻人生的种种变故和无奈。第十八句,诗人用“风霜遍项颔”、“尘垢盈眉须”等词语,描绘了人生的艰辛和疲惫。第十九句,诗人用“齿发谅非坚”等词语,表达了人生的脆弱和易逝。第二十句,诗人用“金石犹可渝”等词语,强调了生命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第二部分,诗人继续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第二十一句,诗人用“七十二圣君”等词语,表达了对历史上众多英明君主的赞美。第二十二句,诗人用“百千亿庸愚”等词语,表达了对天下百姓的深深关爱。第二十三句,诗人用“转盼随丘墟”等词语,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无情。第二十五、六句,诗人用“安期信茫昧”等词语,表达了对道教神仙传说的看法。第二十七、八句,诗人用“不如一宿觉”等词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虚无的认识。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二、三三、三四句,诗人用“陶公制哀挽”等词语,回顾了自己与陶渊明的交往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第三十四、五、六、七、八、九句,诗人以“伟哉哲人见”等词语,表达了对那些明智之士的敬仰之情。第三十一、二句,诗人用“我心获所如”等词语,表达了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满足和宁静。最后三句,诗人以“死生固有命”等词语,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淡然和超然。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死、荣辱和命运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