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事崔罗什,今逢帛道猷。
存思驯象下,漱齿毒龙愁。
衲绽三天雪,杯悬万里流。
吴中四百寺,烟雨遍曾游。

【注释】

崔罗什:即慧远法师,南朝梁代著名僧人,创立天台宗。帛道猷:即帛道猷法师,唐代著名高僧,曾住持苏州寒山寺。存思:指念经修行。驯象:驯服的大象,比喻佛法。漱齿毒龙愁:漱口时想起毒龙之苦。衲绽三天雪,杯悬万里流:衲(nà)指袈裟,绽指裂开,三天雪指袈裟上三年未曾沾湿的雪,万里流指千里江水奔腾而下,形容江水浩瀚。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四百寺:指苏州寒山寺等四处名刹。烟雨:指烟云缭绕,迷迷蒙蒙。遍:满。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在这首诗里向弘上人赠送了一首诗,诗的内容主要是对弘上人过去和现在两种不同情况的描写与回忆。全诗以时间为经线,人物为纬线,纵横交错织就了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弘上人的深厚情谊。

“昔事崔罗什,今逢帛道猷。”首句交代诗人送别弘上人的时间是从前,当时弘上人还是一位僧人;第二句则写诗人送别弘上人是现在,弘上人已是出家人了。两句之间时间跨度很大,但通过“昔日”“如今”两词的对比,将两个不同的时间点连接起来,使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存思驯象下,漱齿毒龙愁。”这两句是诗人对弘上人过去的描写。其中“存思”一词用得十分精妙。它不仅指弘上人在禅房里静坐冥想,还隐含了弘上人对佛法的追求和领悟。而“驯象下”则暗喻弘上人曾经的世俗生活。“漱齿毒龙愁”,则是说弘上人在修行过程中,常常想起毒龙之苦,以此表达他对于修行的艰辛和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

“衲绽三天雪,杯悬万里流。”这两句则是对弘上人现在的情况进行了描绘。其中“衲绽三天雪”是指弘上人身着衲衣,如同覆盖了三层积雪一般洁白无瑕;而“杯悬万里流”则指的是弘上人手持的茶杯,杯中之茶犹如万里江河般奔流不息。这两句话通过对弘上人外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出家修行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弘上人的祝愿:“吴中四百寺,烟雨遍曾游。”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数字来表达自己对弘上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吴中”指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地区,“四百寺”则暗示着弘上人在此地曾经游览过许多寺庙。“烟雨”二字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看到了弘上人在烟雨蒙蒙的江南古镇中漫步的身影,感受到了他对于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整首赠诗语言简洁明了而又富有韵味,通过对弘上人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描述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这位高僧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