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锡同霞峤,归帆并海涯。
云侵秦碛远,路转蜀台斜。
翠竹空中相,青莲定里花。
谁知双大士,持钵渡流沙。
诗句释义
1 “挂锡同霞峤”:挂锡,佛教用语,指的是僧人带着锡杖。霞峤,指的是美丽的山峰,此处可能指的是天台山。此句意指两位僧人与美丽的天台山为伴而行。
- “归帆并海涯”:归帆,意味着回家的帆船。海涯,指的是海边的地方。此句描述两位僧人乘坐船只返回的场景,船行至海边。
- “云侵秦碛远”:云侵,意味着天空中的云朵逼近。秦碛,指的是秦国的沙漠地带。此句描绘天空中的云朵逼近秦地的沙漠地带。
- “路转蜀台斜”:蜀台,指的是四川的高山。此句描述山路曲折,从四川的高山上转向。
- “翠竹空中相”:翠竹,形容竹子的颜色鲜绿。空中相,意为在天空中相互对望。此句描绘两位僧人在空中相互望着。
- “青莲定里花”:青莲,指的是莲花。定里花,可能是指莲花的种子落在了土地里。此句描绘莲花的种子落在了土地里。
- “谁知双大士”:双大士,可能是指两位高僧。此句表达出作者对这两位高僧的敬佩之情,他们如同两位佛陀一般,行走在世间。
- “持钵渡流沙”:持钵,指的是携带着饭钵。流沙,指的是流沙河。此句描述两位高僧拿着饭钵渡过流沙河。
译文
两位僧人在美丽的天台山挂锡而行,他们的归帆驶向海边。天空中的云朵逼近秦地的沙漠地带,山路曲折,从四川的高山上转向。两位僧人在空中相互望着,犹如翠竹般坚韧不屈。他们如同两位佛陀一般,行走在世间。谁知道这两位高僧,他们如同两位大士,拿着饭钵渡过了流沙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两位僧人的坚毅与智慧,以及他们对于佛法的坚定信仰和无畏的精神风貌。诗中的“挂锡”和“归帆”,分别象征着僧人的修行和回归,而“云侵秦碛远”和“路转蜀台斜”,则描绘出了旅途的艰辛和挑战。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对两位高僧的敬佩之情。